虎嗅 2024年12月21日
在日本,浴缸甚至都比汽车危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日本京都驾校的学车经历,从初次考试失败到最终拿到驾照的过程。文章详细描述了日本驾校的严格教学体系,包括学科考试中令人费解的“狗屁问题”、实际操作中对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新手司机的特殊关照。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展现了日本驾校对驾驶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并反思了日本社会对标准化、程序化的执着追求,以及这种追求背后对社会安全和秩序的考量。最后,作者分享了自己拿到驾照的喜悦,但也对未来上路驾驶的潜在风险和挑战保持警惕。

📝 日本驾校的学科考试中存在大量“狗屁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合理,实则与教科书标准答案有细微差别,考验学生对标准答案的死记硬背,而非逻辑推理,这种考试方式引发了学生和民众的普遍不满。

🚦 实际操作教学中,日本驾校非常重视安全教育,强调驾驶员要将自己视为潜在的危险品,并对周围环境保持高度警惕。教学内容包括如何通过公交站台、铁路交叉口,以及如何照顾行人、自行车等,体现了日本社会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 驾校还进行了急救培训,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按摩、AED除颤和伤口包扎止血等。这些培训旨在提高学员在突发事故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体现了日本驾校对学员安全责任的培养。

🔰 日本驾校对新手司机有特殊的关照,毕业时会发放新手标志,贴在车上可以得到其他司机的礼让。这种做法体现了日本社会对新手司机的包容和保护,也体现了日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 日本道路上存在大量的“一旦停止”标志,要求车辆在路口必须停车观察,确保安全后再通行。作者在经历驾校教育后,对这种标志从最初的厌烦转变为希望每个路口都有,体现了驾校教育对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深刻影响。

我的第一次驾校毕业考试惨遭失败。考官是一位女士,身着驾校统一的白色运动服,像是中学校的体育老师。她指示我先在驾校训练场里转了一圈,在经过南侧围栏时,她指挥说:“在这里停一下,出训练场上路。”

我在围栏的开口处停下车,先看后视镜,再回头确认后面没有来车和行人,然后重新确认前方,这才缓缓开出训练场。路边有一小片菜地,第一个路口两边有电线杆和标牌挡住视线,因此按照必须把身体尽量前伸观察两边,像是在给马路对面的什么熟人鞠躬。

在第二个路口左拐,过马路的绿灯已经在闪烁,没有行人。按照驾驶训练的要求,我以“徐行”的速度转弯。在日本道路交通法第2条第20号中规定,所谓徐行,是以能让车立即停止的速度前进。它没有具体的指标,有些教练会建议在时速10公里以下,或者能在1米距离内立即停止。我只是松开了刹车,让缓慢车靠近人行横道。我再次确认了左后方没有跑过来的行人和自行车,正前方是空荡荡的公路。我踩了一点油门准备加速离开,这时候一个骑自行车的大爷突然转弯上了横道。

京都街区中的徐行和停车标识

我踩下刹车,但考官更快一点,也许只有十分之一秒。然后我被宣布考试失败,原路转回训练场。从围栏入口回去时,我又一次看到对面山坡上一百米宽的巨大汉字:“妙”。

驾校在一片京都市区北部一片山坡下面。山高135米,叫作松崎西山。向南的山坡上有一些叫作“火床”的点火台,一撇一横一捺,组成一个“妙”字。临近的松崎东山山上是“法”字,因此两山又合称妙法山。加上左右两座大文字山上的“大”字,便是每年夏末京都“五山送火”。

京都街景

2月份报这个驾校的时候,有老京都人告诉我说,这个驾校是出名的严格。驾校前台的女士也推荐过一份包过的服务,在通过考试之前可以无限次补习。一次补习要多交5000日元,如果我需要补习超过五次,那么这份“保险”就能赚回来。

在日本考取普通汽车执照,需要接受26课时的学科教学,也就是驾驶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以及34课时的技能教学,也就是实际操作汽车的课程。

而在驾校,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教授完成之后,会有一次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的考试,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学科教学上课总是无聊的,老师只是念书,不断提醒把某句话划线,将来考试的时候有用。考试是100个判断题,需要90分以上才能合格。要拿到合格点数不是很容易,除了要准确记住一些常识比如驾照有几种类型、交叉路口几米之内不能超车、停车之类,还会遇到一些让人头疼的陷阱问题。比如:

晚上的道路危险,因此开车必须注意。

答案是错,因为不论白天黑夜,开车都必须注意。

遇到红色信号灯必须停车。

也是错,因为急救车、警车等紧急车辆不受此限。

车必须遵守交通标识。

还是错,因为步行者也必须遵守。

在没有步道的道路中遇到行人应慢行。

是的,错,因为不光是遇到行人要慢行,遇到自行车也应慢行。

后来我又遇到了类似的题目,像是“旁边有步行者时,慢行”。

答案确实是错,但理由却不是还有自行车之类,而是“保持一定距离,不慢行也可以”。

这些题目让人不由得怀疑日本人想问题的方式是不是跟我们不一样。上网一查,日本人也对这类问题怨声载道,称之为“クソ問題”,大约可以翻译作“狗屁问题”。大体上来说,就是看起来既合乎情理、又符合逻辑,但是跟教科书标准内容没有严丝合缝保持一致。标准答案意味着绝对标准,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

在无标志的道路上驾驶时,时速超过100公里是不可以的。

错。因为排量在50以下的摩托车不可以超过30公里。

这些狗屁问题一直被声讨,但至少到我考试时为止并没有消失。一篇名为《如何在学科考试的狗屁问题中生存》的网络帖子中这样写道:“在这样一个通过考试选出来的社会里,将不会有认真思考问题的人。但实际上,社会正在变成这样的社会,也可以认为,原本社会就是希望有这样的人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可能是一个正常的测试。如果你被狗屎问题玩弄于股掌之间,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先停止人类的思考吧。与其作为一个人理性地推论,不如作为‘被要求的考生’机械地判断。这个社会中的许多赢家就是这样提高正确率的。”

考试这种界线严格的筛选是最好的驯化。我很快就学会了在狗屁问题面前放弃思考,不去想它是对或错,只看和教科书标准内容是不是一致。要么就是尽可能把别的题目都答对,然后在狗屁问题上赌运气。

到了实际操作教学,终于一切都正常起来。教员们保持着新冠肺炎以来的习惯,无论寒暑都戴着口罩。教学需要预约,一次一个小时。如果愿意多付一笔钱,还可以像去理发店剪头那样指定一位教员。

我离在国内拿驾照已经过了十几年,这十几年间几乎没有碰过车,因此驾驶技能可以说完全忘记。我常觉得自己对驾驶缺乏天赋,证据之一是每次坐到车里,对车的前后距离空间全无把握。在京都,这简直是要命的缺点。京都的道路狭窄,两边还竖着电线杆。作为一名新手,我总在担心一脚油门就把后视镜撞碎在电线杆上。所幸驾校的车和大部分京都市民的座驾一样,又窄又小,跟中国街道上跑的车比起来显得局促,却是多年来在城市地理中适者生存的最优选择。

京都道路的电线杆众多,令人担心

最初的练习之一是变换车道。标准顺序是这样的:先看前方,确认没有妨碍变道的情况。打开转向灯,持续三秒,让后面的车辆看到。通过车内后视镜确认后方有无车辆。通过侧方后视镜观察将要变道的一侧。回头观察后视镜死角区域。以上依次确认之后,慢慢地把车移到想要变换车道的一侧,尽量保持车身与道路平行。

我不太记得早些年在国内驾校是不是教授同样严格的步骤,不过不管在国内还是日本,我都几乎没有见过司机在开车时回头目视确认死角。在奔走的车上回头观察这件事让我感觉紧张,既怕回头太快看不清楚,又怕回头太慢车子不知跑哪里去了,因此总有点手忙脚乱。好在如今日本的教练真的不骂人。各种新手匪夷所思的犯错,最后都会被总结成一句“再多多加油啊”。至于最严厉的批评,也不过是“请到前台预约补习”。

关于安全的部分几乎占据了技能教学的绝大多数。比如如何通过公交站台,如何通过铁路交叉口,如何照护路上的行人、自行车。有一段练习叫“危险预测”,教员拉着三四个学员一起上路,一路检讨哪里可能会出现意外状况,应该如何应对。一以贯之的精神,大约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对周遭充满威胁的危险品,一路谨防大意伤人,欲速则不达。

被驾校作为重点考试环节的铁路交叉口

有一道题:如果遇到行人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上突然横穿马路,按喇叭提醒行人。

错。应该停下来等行人通过。

还有一项必须的练习是急救。在教学楼三楼的一间小屋,常年在地上躺着三个穿白T恤、黄裤子的假人模型,组成一个三角,正对着窗外山上的“妙”字。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折腾这三个假人,练习内容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按摩、AED除颤,以及伤口包扎止血。三个假人始终表情严肃,十分平静。

考试题里也有不少关于闯祸之后怎么办的内容。

在造成交通事故时,即使有后续事故的危险,当伤者头部受伤时,在医生或紧急车辆到达之前,不得移动伤者。

答案是错。如果担心后续事故,要将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1970年,日本经济飞速增长,交通事故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到20世纪60年代初,有观察家将交通事故的激增状况称为“交通战争”。到70年代,一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达到16700多人。此后,日本开始寻求各种办法降低车祸事故死亡。如此谨小慎微的驾校教育也是其中一环。

2023年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2678人,相比之下,在自家浴缸溺水而死的人数都超过了3000人。换句话说,在日本,浴缸甚至都比汽车危险。

根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如果计算每1万辆汽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美国最多,达到1.34人,为欧美诸国中最高,而日本约为美国的一半,与英国大致相当。所以按说,我这样技术糟糕的新手司机,在日本开车多少要安全一些。

新手上路的标志

到11月份,我终于学完了所有的课程,考试经历了开头说过的一次失败,但第二次就顺利通过了。之后到京都市驾照考试中心做了一套题,便拿到了驾照。驾校的毕业礼物里有两张绿色树叶状的贴纸,这是新手上路的标志,贴在车辆前后,理论上会得到其它司机的优待,按照教科书的说法,一个合格的司机不会对新手司机做出插队、近距离超车以及其它各种会让新手紧张的举动。我还没有机会见识这是不是真的有效。

从驾校毕业之后,我自觉被灌输了一脑子对意外事件的焦虑,怕突然窜出来的动物,怕冲到街心的小孩,怕加塞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手。日本很多街道交叉口有“一旦停止”的标志,车行至此必须停止,确认没有危险再进发。京都小路多,这种标志也多。以前我觉得烦,现在希望每个路口都有一个“一旦停止”。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日本驾校 交通安全 驾驶教育 狗屁问题 新手司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