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12月21日
不是极越 又一造车新势力闪崩:9位创始人全部跑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Canoo这家曾市值高达150亿的电动汽车新势力,在短短四年内迅速陨落。尽管第三季度实现了短暂的扭亏为盈,但由于资金链断裂,公司面临裁员关厂的困境。Canoo的创始团队纷纷离职,公司股价暴跌,市值缩水至不足1亿。这家公司曾拥有宝马、福特、Uber等巨头的前高管,并获得沃尔玛、美国邮政局和NASA等大客户的订单,但最终未能逃脱资金危机。Canoo的案例反映了造车新势力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Canoo公司从上市时市值150亿到如今不足1亿,短短几年内经历了巨大的市值缩水,反映了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巨大市场风险。

💼Canoo公司虽然第三季度实现短暂盈利,但前三季度累计亏损仍高达8亿,现金流紧张,最终导致裁员关厂,凸显了资金链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Canoo的创始团队及高管相继离职,包括曾任宝马高管的创始人,以及首席设计师等核心人物,这反映了公司内部管理和战略方向可能存在问题。

🚚Canoo虽然获得了沃尔玛、美国邮政局和NASA等大客户的订单,但仍无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说明订单量并非决定企业成败的唯一因素,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

🛹Canoo采用的滑板底盘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未能阻止公司崩盘,这表明技术创新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有效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又一家造车新势力闪崩。

4年前这家新势力刚刚上市,市值一度高达150亿,云集宝马、福特、Uber等巨头的前高管。

明明第三季度才刚刚扭亏为盈,转眼间却宣布资金岌岌可危,市值跌至1亿都不到,三个季度亏损近8亿,现金只剩1亿。

如今,公司不得不用一封没有署名的声明,宣布即将裁员关厂,全力筹集资金。

然而更糟的是,所有创始人都跑路了。

又一造车新势力闪崩

这是一家名为Canoo的电动汽车公司,由于资金短缺正身陷囹圄。

在公司主页上,Canoo发布了一份声明,没有署名:

声明透露,公司已让82名员工休假,并且暂停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工厂。

目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努力筹集继续运营所需的资金,他们无奈表示:

我们很遗憾不得不让员工休假,尤其是在假期期间,但目前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希望能够尽快让他们回来工作。

上个月初,Canoo已进行过一波“休假”,包括员工30人。

这个数字看着不多,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当时公司人数的23%。

其实,从上个月Canoo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来看,就知道他们资金链即将断裂所言非虚:

第三季度营收90万美元(约657万元),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47%。

营收额不高,不过增长速度惊人,主要是因为Canoo其实去年第三季度才开始有收入,甚至今年一季度又“颗粒无收”。

今年第三季度,Canoo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325.8万美元(约2378万元)。

但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仍有1.12亿美元(约8亿元)。

同时,第三季度现金流出3130万美元(约2.3亿元),截至季度末,现金储备只剩下1600万美元(约1.2亿元)。

Canoo今年以来股价暴跌约97%,截至周三收盘时,股价只有11美分。

Canoo能维持到现在才资金告急,主要是因为公司目前的CEO托尼·阿奎拉(Tony Aquila),还经营着一家风险投资公司,Canoo正是靠这家公司的贷款过活。

不过,最终也没能力挽狂澜。

甚至,因为迟迟没有付清账款,Canoo还要面临供应商的多起诉讼。

Canoo是谁?

Canoo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有中资参与的美国电动汽车公司。

2020年12月,刚刚成立三年的Canoo,就通过SPAC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最高市值达到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亿。

公司前身叫做Evelozcity,创始人斯特凡·克劳斯(Stefan Krause)和乌尔里希·克兰茨(Ulrich Kranz),曾是法拉第未来的CFO和CTO。


△Canoo创始CEO 乌尔里希·克兰茨

同时,他们都还曾出身宝马,前者曾是宝马汽车的CFO;后者曾是宝马i3系列车型的项目主管,被称为“宝马i系列之父”。

后来,随着更多人加入,Evelozcity更名为Canoo,联创团队也扩展到了9人。

新加入的7人,此前的身份也都不简单,大多是出身宝马、Uber以及福特的前任高管。

而现在的CEO托尼·阿奎拉,其实之前是Canoo的投资人,是在公司完成上市并购前夕加入的,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长。

到目前为止,Canoo推出了四个系列车型,一款是2019年面世的旗下首款电动车MPV,还有一款皮卡、一款轿车,以及生活方式送货车LDV。

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为商业运营商提供电动汽车,喊出了“进军最后一英里送货市场”的口号。

最后一英里送货,是指包裹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送货过程的最后一步。

Canoo报告称,它采用线控转向技术,减少了移动部件和驾驶室侵扰,LDV就是专门为高频率的走走停停送货、快速的车到门送货而设计的。

这个口号,其实和Canoo最大的客户——沃尔玛关系紧密。

2022年,沃尔玛宣布要购买4500辆Canoo LDV,用于配送在线订单,这也是Canoo一直到现在为止的最大订单。

虽然客户不多,不过来头都不小,Canoo甚至得到了美国邮政局和NASA的订单支持。

NASA买了三辆载人运输车,用于把宇航员运送到阿尔特弥斯登月任务的发射台。

美国邮政局则购买了六辆右驾版LDV,在运送邮件的路上使用,并且为改善运输和配送网络,投入了400亿美元。

相比起特斯拉、Rivian等等更加知名的车企,Canoo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获得这样的支持实属不易。

原因除了Canoo背后有一支精英云集的团队,可能还有他们比较独特的技术。

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的滑板式底盘,把电池、传动系统、悬架等部件整合到一个通用底盘上,具有取消机械连接、保留更多车舱空间、以及适配多种车型的优势。

而且,他们还有八年保修服务,这在电车行业里并不常见——只可惜,Canoo恐怕活不了那么长时间。

他们崩盘的危机,早在2021年就埋下了伏笔。

原本在2020年,Canoo和现代汽车达成合作,宣布共同开发电动汽车平台,Canoo还激动地称现代为“key partnership”。

不料到2021年3月,双方的合作项目就胎死腹中。

一个月之后,Canoo当时的CEO乌尔里希·克兰茨跳槽去了苹果公司,帮助苹果拓展的汽车业务。

之后就是由执行董事长,托尼·阿奎拉接任新的CEO。


△现任CEO 托尼·阿奎拉

一石惊起千层浪,从21年底到22年初,一场小型离职潮在Canoo爆发,先后有超过50人离职。

也是在那之后,Canoo高管接连出走,先是首席设计师迈克·德荣格(Mike de Jung),之后是车辆项目负责人尼古拉斯·勒布朗(Nicolas Leblanc)……

一直到今年9月,伴随着汽车工程高级总监,克里斯托夫·库特纳 (Christoph Kuttner) 的离职,当初的9位联合创始人已全部离开Canoo。

独留曾经的投资人、现在的CEO,面对这一具空壳。

One More Thing

不过Canno的困境,也并不意味着滑板模式造车的失败。

因为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地球这一边的融资,正如火如荼进行。

电动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悠跑科技,刚刚完成了B轮融资,合肥领投,徐州产发基金、以及博世集团旗下博原资本跟投,筹集到了数亿元人民币。

筹到的资金,悠跑科技表示,将用于推进超级VAN的量产和产能提升。看起来,滑板底盘造车的未来,可能要很多关注中国玩家了。

你说呢?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Canoo 电动汽车 资金链 造车新势力 滑板底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