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2024年12月19日
阿里出售银泰,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零售业迎来转折,阿里出售银泰股份标志着新零售战略的退潮。尽管阿里曾大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但效果不佳,传统零售巨头如胖东来反而崛起。文章指出,互联网巨头的新零售模式未能真正理解线下零售的本质,而传统零售商更懂如何经营。阿里在新零售上的投入未能带来预期收益,反而成为负担,促使其调整战略。线下零售企业正逐渐回到舞台中心,以更务实的姿态推动行业变革。零售业的未来发展,可能要回归于线下零售巨头本身。

📉阿里出售银泰股份,新零售战略受挫:阿里曾大力推行新零售,但银泰的亏损和高鑫零售的业绩下滑,表明其线上线下融合策略并未成功,反而成为负担。

🛍️传统零售巨头崛起:以胖东来为代表的线下零售企业,通过更贴近消费者需求和更精细化的运营,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并开始引领行业变革。

🔄零售本质回归:文章强调,新零售的失败在于互联网思维对传统零售的改造,而忽略了零售的本质。传统零售商更了解线下运营,也更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

🏢 线上线下融合新思考: 互联网巨头在零售领域的尝试,虽然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但未能真正解决线下零售的痛点,这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线上线下融合的真正意义。

2024是零售业的转折之年,阿里最近的动作让这种转折呈现得更加清晰。12月17日,阿里巴巴出售银泰的事情终于浮上水面。即便预计亏损93亿元,阿里也要把手上的银泰股份全部出手,由此引起了不少关于“新零售”的关注。这个概念在今天居然已经显得有些古早了,以至于提到它,有些人并非不看好,而是认为没有再讨论的必要。

事实上,尽管阿里自身的“新零售”没达预期,但零售行业的变革大致延续了马云判断的方向。只不过今后推动传统零售行业变革的主力,可能要回归于线下零售巨头本身。

如果八年前轰轰烈烈的并购是互联网公司主导的“互联网+”,那今天的各种重新的组合梳理,就是零售行业回到零售本身的“互联网-”。人们终于明白,新零售也依然是零售,而不是互联网。零售行业正回到零售行业自己手里。

新零售野心折戟,阿里开始瘦身

8年前,马云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提出“五新”变革,“新零售”是让人印象最深的一个。

不过关于新零售的定义,马云没说清楚,只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然后劝告大家,“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

这句话现在依然有效,但在当时更有价值。因为零售行业正处在一个不得不变的时期。

在线下,受电商冲击,关店潮一波接着一波。据联商网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在百货、购物中心以及大型超市业态中,46家公司共关闭了185家门店,其中包括一些知名龙头,比如沃尔玛关店13家,华润万家关店12家。


在线上,电商本身的增速逐步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同样迎来拐点。

大家都需要找增量。而报团取暖,争取“1+1>2”,成了可行之道。于是新零售概念迅速传开,巨头加速布局。

对阿里来说,在百货业态中,银泰成了承接其新零售雄心的主要载体。而且两者早有联系。

2013年,阿里同一众企业合资成立菜鸟,银泰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阿里巴巴便以53.7亿港币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到了2017年,阿里巴巴进一步了联同银泰创始人沈国军,完成了银泰商业的私有化,并成了银泰商业的控股股东。

外界普遍认为,阿里是要把银泰商业打造成一个百货业态的新零售模版。实际上,时任阿里CEO的张勇曾明确给出银泰定位,那就是阿里进行“零售商业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的平台。

此外,阿里在那些年入股苏宁、联华超市、三江购物、高鑫零售等多家超市,推动盒马鲜生探索新的生鲜零售业态,都彰显了它的勃勃野心。

而在阿里之外,腾讯与京东一样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在新零售领域全面铺开。

按照常理,互联网巨头有钱、有数据、有技术,在它们的加持下,线下零售应该会大有起色。这不仅是普通人的想法,一些专家也是这样看。有相关研究指出,这轮新零售浪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由互联网巨头引领。

但不巧的是,后来疫情爆发,整个消费环境大变,线下业态遭受全面打击,加上电商格局被拼多多和抖音这样的新势力冲击,于是原本新零售领域的主要玩家,共同迎接了新的变局。

尤其是阿里,作为电商龙头的地位受到威胁。

根据华泰证券报告,在阿里完成银泰商业控股的2017年,淘天在电商市场的份额占比达到70%以上,但到了2023年,淘天市场份额下滑到了40%以下。


这时候,大费周章去谋算锦上添花的增量空间,就成了不现实的目标。阿里必须调整,来聚焦核心战场。

在今年2月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阿里方面明确表示,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还有大量传统实体零售业务,它们并非公司核心业务,会逐渐退出。

显然,之前的新零售战略没办法继续了。

所以阿里清仓银泰,市场并不意外。大家已经把焦点转移到阿里接下来的动作。比如,什么时候出售高鑫零售,也就是大润发的母公司。

零售行业,传统巨头开始站上C位

在银泰商业上亏90多亿,直观地展示了新零售布局给阿里的负担。而高鑫零售,更清楚地说明了阿里新零售战略的效用。

同在2017年,阿里以大约28.8亿美元的价格,拿下高鑫零售约36%的股份,后来又在2020年追加投资,完成控股。但从2017年到2024财年(即2023年4月到2024年3月),高鑫零售的营收从1023亿元缩水到726亿元。

虽然阿里曾表示,与高鑫零售合作的最初设想,已经全部变成了现实。

比如,站在当时的节点,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和欧尚超市近500家门店已经全面实现在线化,并接入饿了幺、淘鲜达和天猫超市共享库存业务;所有门店都提供门店5公里范围内1小时达配送,其中180家门店支持20公里范围内半日达服务。

但从高鑫零售自身的业绩看,这番新零售改造并不顺利。

阿里具备的资源不可谓不多,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答案或许很简单——懂线上生意的互联网巨头,未必比足够了解线下的零售生意。

实际上,今年零售行业另一条故事线,就是线下巨头走到了商业舞台中心,拿到了更多流量和赞誉。

最明显的例子是胖东来。

在之前名创优品宣布入股永辉时,我们曾做过对线下超市业态的分析。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文件来看,2023年,我国超市Top100企业整体表现不佳,对比上年的超市Top100,销售规模和门店总数分别下降7.3%和16.2%。

但胖东来是例外。它不仅在消费者眼中的人气越来越高,也用足够硬的业绩让同行折服。

从单店盈利能力看,胖东来是国内最赚钱的超市。用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的话来说,胖东来也是中国坪效和人效最高的零售企业。

而回到对传统零售业的改造,阿里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办不到的事情,胖东来做到了。

胖东来正在帮助永辉进行调改,根据之前永辉公布的数据,其调改首店,“郑州信万广场店”经过 19 天闭店调改后,恢复营业首日的销售额达到了 188 万元,是调改之前日均销售额近 14 倍;人流近1.3万,是调改前日均客流的5.3倍。

这直接给了叶国富投资永辉的信心。他判断,中国线下超市正面临着结构性的供给侧出清,我们正见证以胖东来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国内超市掀起的变革。

这也说明,相对于从线上跨界过来的巨头,大概还是真正扎根线下零售的圈内人,更懂这门生意。

实际上,当我们回顾新零售发展,它在本质上遵循了“互联网+”的逻辑,强调的是以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经验,来改造传统业态。

但当传统企业寄身于互联网巨头的羽翼之下,其发展也就受制于巨头整体的发展战略。两者对零售的认知,以及各自的发展利益,未必一致。

高鑫零售的一件小事或许可作说明。

发布2023财年年报时,高鑫零售的CEO是来自阿里方面的林小海。在年报的主席报告中,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黄明端用了“快速迭代”“重构”“全链路优化”这样的话术,让人感觉非常互联网。尽管当年业绩下滑,但报告的基调乐观积极。

到了发布2024财年年报,恰好林小海辞任不久,公司CEO换成了高鑫的元老人物沈辉,黄明端主席报告的措辞也实现了去互联网化。

这一年高鑫零售的业绩更不好看,黄明端也不再遮掩。他直白地说,“高鑫零售走了一些弯路”,新一年将“着力于重回零售本质”。

这两份报告的措辞变化,同样是当下零售行业转折,最鲜明的注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零售 零售业 阿里 胖东来 线上线下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