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2024年12月18日
“超薄大屏机”有望明年登场,但厂商似乎信心不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分析了2025年即将出现的“超薄+大屏”智能手机趋势,以苹果iPhone 17 Air和三星Galaxy S25 Slim为例,探讨了这种新形态手机的市场前景和挑战。尽管供应链看好这一趋势,但手机厂商却表现得相对谨慎,初期产量可能有限。文章指出,这些超薄大屏机并非超旗舰定位,在性能、影像和续航方面可能有所妥协,消费者需要在外观新颖和体验之间做出权衡。文章还探讨了厂商谨慎投产的原因,以及超薄大屏机在未来是否会成为时尚潮流。

📱 苹果iPhone 17 Air预计将成为史上最薄的iPhone,机身厚度约为6.25mm,定位为非Pro版大屏机型,价格可能与iPhone 16 Plus相仿。

📸 三星Galaxy S25 Slim配备2亿像素主摄+5000万像素长焦+5000万像素超广角的后摄配置,定位高于Galaxy S25和S25+,但低于Galaxy S25 Ultra,价格可能更高。

🔋 超薄大屏机在追求轻薄的同时,可能在SoC性能或续航表现上有所妥协,并且在影像配置上可能相对“极简”,例如iPhone 17 Air可能仅配备单摄。

⚖️ 手机厂商对超薄大屏机的投产较为谨慎,初期产量可能有限,这反映出厂商对这一新形态的接受程度和市场需求仍持保留态度,消费者需要在新颖外观和实际体验之间做出权衡。

前段时间在测评vivo S20 Pro时,我们三易生活就曾在文末提出,它不光是vivo S系列有史以来游戏性能最高的机型,而且在它这次的设计理念背后,很可能体现了vivo对于2025年即将到来的某种“新产品形态”预演。

那么这里我们指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已知会在2025年集中亮相的“超薄+大屏”设计智能手机。

最早曝光的这类机型,可能就要算是苹果的iPhone 17 Air了。根据目前流传的相关信息显示,iPhone 17 Air的机身厚度将会比iPhone 16 Pro薄大约2mm,也就是说它的机身很可能只有6.25mm,从而成为有史以来最薄的iPhone,确实有望无愧于“Air”这个后缀。

与此同时,iPhone 17 Air的定位或将顶替目前的iPhone 16 Plus,成为苹果新一代的“非Pro版大屏机型”,这也意味着它的价格并不会太贵。据称,在机身厚度大幅缩减的同时,其售价大概率会与iPhone 16 Plus相仿。从这一点来说,说不定会有消费者觉得它变得更“超值”了。

当然,苹果一旦发力,那么老对手三星自然也不会“手软”。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三星的“超薄大屏机”或将被命名为Galaxy S25 Slim。

但与苹果方面不同的是,Galaxy S25 Slim一方面大概率不会与其他Galaxy S25系列机型同时登场,而是可能会稍晚一点单独亮相。另一方面,据称它使用了一套2亿像素主摄+5000万像素长焦+5000万像素超广角的后摄配置,定位仅次于Galaxy S25 Ultra、高于Galaxy S25和Galaxy S25+,当然这也意味着它的价格可能会更高一些。

面对这样的情形,目前已经有供应链分析机构给出了相当乐观的预计。在他们看来,“超薄大屏机”虽然有着历史轮回的嫌疑,但在高端产品持续厚重多年之后,新的产品形态确实有可能会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并直接促使相关产业链上的电池、镜头模组、机身加工相关领域的头部厂商从中受益。

然而,事情真的会这么顺利吗?

就在近日,一份据称源自业内人士的报道声称,三星对于Galaxy S25 Slim制定了较为保守的量产策略。其不仅会晚于Galaxy S25系列的其他机型上市,而且前期仅规划了300万台的产能。要知道,Galaxy S系列近年来的平均产量基本都在3000万台以上,所以300万台的规划产能,可以说是间接反映了三星对于“大屏轻薄机”或许没那么自信。

由于已经有传言称,在iPhone 17系列的产品序列中,iPhone 17 Air将接替原本“Plus”机型的位置。在公开资料中不难获悉,iPhone 16系列开售的第一周就实现了3700万台的销量,其中“Pro Max”占据近半份额(1700万台)、Pro版为1000万台左右,iPhone 16的销量大约为730万部。也就是说,iPhone 16 Plus的销量显著落后于其他型号,成为“卖相”最差的细分版本。

如此一来,这一方面当然可以解释苹果要用“Air”来取代“Plus”的强烈动机。但另一方面,它似乎也预示着新品初期可能也不会有太高的规划产能。那么为何一方面供应链对于“超薄大屏机”普遍看好,另一方面手机厂商却又大概率会选择谨慎投产、“限量”上市呢?

曾经大屏机是“超大杯”的变体,但明年这些新机似乎还不是

如果大家有看过我们这篇《小屏旗舰已逐步成熟,巨屏机是否也会归来?》可能就会知道,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研发一款既有超大屏、又有大电池和旗舰SoC,同时还配备顶级影像配置的机型,或许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难了。

但问题就在于,至少到目前为止已经曝光的苹果iPhone 17 Air和三星Galaxy S25 Slim,它们的定位都不是“即大又薄的超旗舰”,而顶多只能算某种“大杯”的变体形态,定位也普遍低于同期的“超大杯”。

如此一来,首先这类“超薄大屏机”就会让部分“既要又要”的消费者感到纠结。特别是对于iPhone 17 Air来说,目前已经有传言称,其影像部分的配置可能会相当“极简”,甚至或许仅有单摄。如果传言属实,那么很显然,对于那些重视影像体验的消费者来说,就可能不得不放弃这款史上最薄的iPhone。

其次,“超薄大屏机”的关键到底还是“超薄”。这就意味着即便如今的电池技术公认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至少与同期“普通厚度”的机型相比,这类机型要么在SoC性能上受到制约,要么就是续航表现还是会差一些。

而且从产品本身的定位来说,目前各家的“超旗舰”多少都会带有显著的生产力特征。也就是说它们能够吸引的不只是“多金”又追求完美的用户,还会有大量更舍得花钱的专业影像创作者。而从“超薄大屏机”至少从目前的爆料信息来看,则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潜力。这也就意味着它们的销售“动力”几乎将全部来自于造型上的新奇性,同时消费者也将不得不衡量造型与体验之间的“平衡”。

很显然,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便是顶级大厂,谨慎选择有限的投产,自然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决策。除非这些超薄大屏机在2025年真的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时尚潮流,否则大家可能还得等上几年,才能看到它们真正在“体型”和功能两方面都变得均衡的那一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超薄大屏手机 iPhone 17 Air Galaxy S25 Slim 手机市场 产品定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