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12月16日
央视曝光“先享后付”诱导过度消费:美容店、健身、教培、养宠最常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央视报道揭露“先享后付”消费模式的乱象,这种模式看似让消费者先享受后付款,实则暗藏诸多陷阱。消费者在美容等门店被诱导办理分期付款,商家通过话术和代操作等手段,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高额消费协议。此外,“先享后付”还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一些公司通过贴牌经营和发展下级代理来扩大市场份额,并将其包装成营销手段转嫁给消费者。专家指出,这种模式性质模糊,规避监管,呼吁支付平台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

⚠️ “先享后付”模式在美容等行业盛行,商家诱导消费者办理分期付款,承诺无利息,实则暗藏消费陷阱。

📱 商家利用话术和代操作等手段,使消费者在不明确条款的情况下签署高额消费协议,并强制录像和按手印,后期解约困难。

💸 “先享后付”模式缺乏监管,一些公司通过贴牌经营和发展下级代理来扩大市场份额,并将其包装成营销手段转嫁给消费者。

⚖️ 专家呼吁支付平台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明确“先享后付”的行为规范,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避免过度消费。

快科技12月16日讯,近日,据央视报道,一种“先享后付”的消费模式在预付费行业悄然兴起,却不断接到消费者的反映,他们遭遇的“先享后付”,并非像商家宣传得那样:在享受“办卡”折扣的同时,还不用担心商家卷钱跑路。

据报道,一些消费者在网络上吐槽,这种“先享后付”听着好听,实际上却是套路满满。这类的投诉多发生在祛痘门店,尤其是一个叫“蕾特恩专业祛痘国际连锁”的品牌。

在走访调查中,消费者进店后的流程几乎一致,面部检测、分析皮肤问题、制定方案,然后推荐“先享后付”支付模式,办理分期付款。

当消费者流露出对后续还款压力的担忧时,店长就会苦劝办理期数更长的分期业务,降低每期还款金额,并强调这项服务没有任何利息。

据报道,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在杭州市钱塘区的龙湖金沙天街户外步行街,随机走进一家名为“痘院士专业祛痘·皮肤管理”的美容门店体验,做完原先商量好的“先享后付”套餐时。

这家门店经理就开始各种话术套路,诱导办理价格更贵套餐,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该店经理一直试图拿走本人手机进行操作,最后甚至干脆起身,直接在手机上代替操作。

期间很多页面都一闪而过,签约流程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完成。手机上的操作结束后,《服务确认书》也被代为签约,但该确认书上面赫然却写着本人操作,工作人员并没有拿手机操作。

甚至该环节全程不仅被录像、还要按手印。此外,在这之后几天内,如果提出解约,会遭到店方拒绝,并且扣费短信也会不期而至,金额与《服务确认书》上的金额一致。

据了解,在网络上,许多公司都在为商家提供“先享后付”接入服务。美容门店,健身、教培、养宠,都是“先享后付”主推的使用场景,而且这种“先享后付”的消费金融模式,可以逃避国家对预付行业的监管。

据从事“先享后付”某公司人员介绍,当前市场上众多开展“先享后付”业务的公司,实际上大多属于贴牌经营。

真正通过支付宝认证,并直接从支付平台获取接口的源头公司,在“先享后付”领域的盈利模式,重点更多地聚焦于发展下级代理,通过拓展代理网络来扩大市场份额并获取收益,或者是为其他公司提供贴牌服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平台认证资质来赚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有了这样的分账模式,大量的代理为了多赚钱,就要尽可能多地发展商户接入“先享后付”支付系统。为了能获取实体店商户的青睐,这些“先享后付”推广人员,就会挖空心思把这种支付模式,包装成一种利于商家的营销手段,最后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买单。

对于这样引导过度消费的乱象,招联首席研究院董希淼指出,像预付式消费、像信用卡分期、像信用贷款,但性质又不完全一样,所以无法定义本质,这就使得“先享后付”缺乏监管,甚至可以规避相应的监管,这也是现在这些电商平台、支付机构大力推“先享后付”的重要原因。

北京雷腾律师事务所滕立章也认为,支付平台应当主动承担监管、监督责任,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当明确“先享后付”的行为规范,消费者在消费时也应量力而行。

据公开资料,“先享后付”是一种让消费者先享受,后付钱,通过一纸协议约定消费者像“办卡”一样在商家连续消费,但是“办卡”的费用不一次结清,而是后续分期结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先享后付 消费陷阱 预付费 监管缺失 分期付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