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2024年12月13日
习语品读|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回顾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背景,强调了和平的来之不易和维护和平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阐述了“以武止戈”的必要性,以及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文章指出,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世人,发奋图强,捍卫和平。同时,文章也强调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责任和担当,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行动派。

🕊️ 和平来之不易,需要争取和维护:文章强调,和平不是从天而降的,需要我们通过实际行动去争取和维护,只有人人珍爱和平,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

⚔️ 以武止戈,能战方能止战:文章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案例,说明了在必要时需要通过武力来维护和平,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和实力。

🕯️ 铭记历史,警示未来: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人们铭记历史教训,警醒世人,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捍卫和平。

🌍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实际行动,展示了其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

  2024年12月13日是第11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十年前的这一天,在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23次提及“和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在这段讲话中,总书记阐释了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解析和平的由来之路,并从正反两个方向强调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全人类共同珍爱和维护。

  正向而言,和平不会从天而降,需以武止戈,能战方能止战。

  被誉为新中国“立国之战”的抗美援朝战争正是一个生动案例。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来形容这场战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场战争不仅为新中国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更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反向而言,战争亦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记取惨痛教训,唤起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多万人,仅“南京大屠杀惨案”,就有30万同胞惨遭侵华日军杀戮。

  然而,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的目的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警醒世人,只有发奋图强、发展崛起,才能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成果。

  正如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时所指出,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

  新时代以来,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再到提出在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的初心。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出兵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出资国,中国先后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如今,“中国蓝盔”已经成为联合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为遏制局部冲突升级、纾解人道主义灾难、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中国不仅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倡导者,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派。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家公祭日 和平 抗美援朝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维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