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研和战略商分看公司/行业时,市场规模、增速、对手(竞争格局)是绕不过去的三个问题,而规模又往往被放在第一位,因为“水大鱼大”。
但如果落到个人职业选择上,市场规模可能是最不重要的因素,因为即便很小的规模,放在个人身上也够过上不错的日子了——比如在中美洲开中餐馆或小卖部赚得盆满钵满的中国人,当地中餐生意规模肯定不会入巨头法眼,但对个体户而言足够了。
增速和对手,对个人选择的重要性更大。
如果非要再二选一,我觉得选对手可能更关键(前提所处行业的别是负增长或几乎零增长)。只要相对于赛道中的大部分对手有差异化优势,或更直接的竞争优势,那即便是个普速增长的赛道,日子过得也不会差。
这有点像田忌赛马,但潜在风险是“在菜鸡中待太久自己也变成菜鸡”。不过这问题不难解决,因为如果选对手得当,那么应该完全有冗余的时间培育新技能/新领域,为下一场仗里再选择对其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对手做准备。
这么看来,职业规划更适合用二级市场思维(看格局),而非一级市场(看规模)。而职业生涯,就是不断用前一个阶段攒的筹码,在下一个阶段坐上正确牌桌、选择合适对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