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批复了《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福州未来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总体框架。规划强调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并对城镇开发边界、建设用地使用、自然岸线保有率、用水总量等提出了具体指标。此外,规划还涉及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历史文化保护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为福州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2035年,福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2.1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6.72万亩,确保了粮食安全底线。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082.0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671.73平方千米,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000.63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促进了城市集约高效发展。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0.31%;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8.0亿立方米,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各类风险控制线和保护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提升了城市的安全韧性。
【国务院原则同意《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财联社12月12日电,国务院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福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2.1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6.7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082.0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671.7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000.63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0.31%;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8.0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