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十年确实发展慢了。除了财税体制的问题,可能还有其他深层次的问题。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广州综合实力是能压住杭州的,但是创新能力和新经济方面就未必了。
在新经济领域,杭州有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蚂蚁金融、网易(杭州)以及同花顺等;在汽车方面也有吉利、曹操出行等;集成电路方面的士兰微、平头哥、长川科技、中天微、华澜微、立昂微、国芯科技、联芸科技、矽力杰等公司;生物药方面虽然在长三角并不突出,无法比肩上海苏州,但也有贝达药业、泰格医药等。
反观广州方面,在新经济方面缺乏具有规模效应的巨头企业。支柱产业仍是较为传统的石化、汽车、贸易和地产等,还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虽然近年提出了着手引进培育IAB产业的计划,但在引进该类产业的城市很多,不仅有中西部的武汉成都,还有东部上海、杭州和深圳,转型难度可想而知。
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州正在行动,虽然这个行动有些过于缓慢。
互联网方面仍未见起色,还是网易游戏、腾讯微信、酷狗音乐、多益网络、4399、唯品会和如祺出行等,以及近年在被大众关注的独角兽企业SHEIN(原总部南京,供应链总部广州;现在南京领添已注销,更改为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作为总公司,控股方源自新加坡);总体上,落后于杭州。
汽车方面算是有点起色了,在新能源方面有小鹏汽车和广汽埃安,在新能源领域算是占住了一片地盘。但小鹏在21年凭借P7登顶“蔚小理”第一的位置后,在22年又翻车了。而23年特斯拉model3也宣布降价,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你死我活的拼杀阶段,最后广州的两家能不能像比亚迪那样混出头仍未可而知。总体上,广州领先于杭州,杭州的吉利汽车在新能源这块属于起的早、赶的晚。
集成电路方面的话,整个珠三角方面都落后于长三角,也与长三角密集的高教资源具有一定关系,暂时广州仅由政府出面培育了粵芯半导体;总体上,杭州处于领先地位。
生物医药方面的话,广州是中成药大市,很多中成药企业,例如白云山、广州医药集团和香雪制药等,而在更为火爆的生物药方面,也引进了中山的康方药业、江苏恒瑞医药、百济神舟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等,仿制药方面也存在百奥泰等企业,也有强生培育的倍绣生物;在医学检查方面倒是发展的挺好,金域医学和达安基因等。也提出了广州国际生物岛的产业引进基地,生物医药属于在努力追赶中,但仍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本地生物药企业。总体上,广州稍微领先杭州,这块发展的比较好的是上海和江苏。
至于人工智能方面,两者半斤八两,广州的华为研发中心、小马智行和云丛科技等,杭州则阿里云等。
无人机方面的话,广州的极飞科技和亿航都是国内老二老三,不过后者距离大疆差距明显,前者倒是在农业无人机方面与大疆差异化竞争;杭州这块不大了解,总的来说,广州占据优势。
比较下来的话,在新经济领域,杭州比广州强,但广州也开始努力追赶中。
值得一说的是,广州在新经济这块除了杭州还值得关注的对手我认为反而不是重庆和成都,而是武汉、苏州和合肥。不过苏州属于上海卫星城,政治地位太低不会对广州造成威胁,合肥则底蕴还是不足。
而广州的问题也挺多,三级财政带来的财政紧张等,以及周围两个特区的税率更能吸引企业入驻,等于进一步减弱了广州,希望广州可以在新经济这块持续发力,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