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2024年12月09日
[区 域] 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浙江省金华市浙中科创走廊建设两年半以来,已初步形成“一廊串联、六城聚力”的创新格局,集聚了金华全市50%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的研发机构、70%的高新产业投资、80%的高层次人才和90%的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022年4月,《浙中科创走廊发展规划》发布,以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为核心,构建两侧科创联动区。截至目前,已培育多家省科技领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认定大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2023年10月,金华出台相关意见,提出畅通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强化干部资源统筹、设立联合基金和科创基金等措施。金华市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未来将继续聚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贯通。

🚀**创新格局:** 浙中科创走廊已初步形成“一廊串联、六城聚力”的创新格局。“一廊”指浙中科创走廊,“六城”指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师大创新城、金兰创新城、光电创新城、中央创新城。走廊两侧还构建了“浦江—东阳—磐安”和“兰溪—武义—永康”科创联动区,旨在带动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资源集聚:** 浙中科创走廊集聚了金华全市50%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的研发机构、70%的高新产业投资、80%的高层次人才和90%的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这些数据表明,浙中科创走廊已经成为金华市乃至浙江省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

🌱**企业培育:** 浙中科创走廊建设以来,新培育省科技领军企业2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9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04家。这些企业的涌现,为浙中科创走廊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政策支持:** 2023年10月,金华出台《高水平建设浙中科创走廊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共10方面24条。其中,提出畅通“一链五端”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强化干部资源统筹、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走廊联合基金和总规模10亿元的科创基金等条款,为科创走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成果显现:** 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公布,金华市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这是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成效的有力证明。未来,金华市将聚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贯通,统筹高能级平台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

【地方动态】

    科技日报讯 (记者江耘 通讯员张益晓)12月6日,记者从浙江省金华市科技局获悉,浙中科创走廊建设两年半来,已初步形成“一廊串联、六城聚力”的创新格局。目前,浙中科创走廊集聚了金华全市50%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的研发机构、70%的高新产业投资、80%的高层次人才和90%的省级以上科创平台。

    2022年4月,金华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印发《浙中科创走廊发展规划》。浙中科创走廊以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为核心,师大创新城、金兰创新城、光电创新城、中央创新城为支撑,在市域内构建“浦江—东阳—磐安”和“兰溪—武义—永康”两侧科创联动区,旨在带动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据金华市科技局统计,浙中科创走廊自建设以来,新培育省科技领军企业2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9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04家。

    今年10月底,金华出台《高水平建设浙中科创走廊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共10方面24条,提出畅通“一链五端”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强化干部资源统筹、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走廊联合基金和总规模10亿元的科创基金等条款。

    金华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久前,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公布,金华市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这正是浙中科创走廊的建设成效之一。下一步,金华市将聚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贯通,统筹高能级平台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探索“产科教人”嵌合式发展路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浙中科创走廊 科技创新 金华 发展规划 人才引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