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2024年12月08日
胡适在信中告诉儿子:我养育你,并非恩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胡适在给儿子的信中阐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深刻见解。他认为养育子女并非恩情,而是出于血缘的生物本能,因此子女无需报答。他强调子女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与父母不同的灵魂,并非父母的前传或续篇。父母的职责在于给予子女爱、支持和鼓励,而非以爱之名掌控其人生。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应逐渐放手,尊重他们的选择和独立人格,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即使平凡或经历挫折,也要让他们自由追逐梦想,体验完整的人生。

👨‍👩‍👦胡适认为养育子女并非施恩,而是源于血缘的生物本能,子女无需因此而报答父母。

👤他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与父母截然不同的灵魂,他们不是父母的前传或续篇,而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父母的角色应是给予孩子爱、支持和鼓励,而不是以爱为名去控制他们的人生,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选择权。

💪随着孩子成年,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即使他们选择平凡或面临挑战。

🚀孩子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路上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也是他们体验完整人生的过程,父母应给予理解和支持。

胡适在信中告诉儿子: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父母和子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如何看待彼此?

北大校长胡适讲给儿子的话,发人深省。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灵魂。

只是为人父母,孩子从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慢慢长大,我们已习惯了替他安排人生。

从小时候,上什么培训班,交什么样的朋友,到长大后,考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

毕业后干什么工作,谈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事无巨细,我们早已习惯了干预。

直到孩子叛逆、反抗,亲子关系日渐紧张,我们才慢慢恍然,那个小婴儿已长大了啊。

小时候的他,什么都不懂,父母就是他的靠山,是他的全部,他依赖我们,信任我们,什么都由着我们安排。

但随着年龄增长,他成年了,有了自己的想法,独立的意识,独立的人格。

这时候,我们再以爱为名,去掌控安排他的一生,于他而言,感受到的就是痛苦,是枷锁。

莎士比亚曾言:爱不是控制,而是让身边人自由。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但他不是为我们而来,而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此生,他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人生的方向,需要他自己决定,未来的路,需要他自己完成。

我们只能建议,鼓励,支持,做他永远的后盾,但却不能替他决定,替他做选择。

事实上,父母存在的意义,并非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好子女的生活;

而是在养育他的过程中,给他温暖和内在的力量,让他在人生道路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获得人生真正的自由和乐趣。

所以为人父母,即使再不舍,放手,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毕竟,孩子有与我们不同的灵魂,尊重他的选择,才是爱他最好的方式。

让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他才会快乐。

若他生而平凡,那就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学会知足;

若他一意孤行,只要不偷不抢,三观正,那就不必将我们的意愿强加于他,放他自由,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人生有些路,不走不甘心,哪怕撞南墙,哪怕一身伤,但努力追逐过,尽心尽力过,即使人生有缺憾,但不会再遗憾。

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从孩子成年那一天起,他就不再属于我们,而属于我们无法企及的未来。

我们唯一能给他的,是爱,是理解,是放手任他飞翔。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 独立人格 胡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