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作者对现实世界强烈的抽离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共情现象。作者通过与一位大哥的沟通,了解到这种现象可能源于精神过度专注于理念世界,导致存在感减弱,潜意识寻求依附于人类集体意识。文章指出,提升存在感的关键在于增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看到世界的鲜活和个体的独特,并与他人进行真诚的互动。作者计划从理念世界中抽离,尝试与朋友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以提升自身的存在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接和互动。
🤔作者感受到强烈的抽离感和对他人痛苦的感知,这可能是由于精神过度关注理念世界,导致对现实世界的依存度降低,存在感变弱。
🤝为了解决存在感减弱的问题,潜意识会寻求依附于人类集体意识,这解释了作者突然出现强共情和情绪波动的现象。
🌱提升存在感的根本在于提升对现实世界的存在度,包括感知世界的鲜活、看到每个人的独特,并与他们进行真诚的互动。
🔄作者计划从理念世界中抽离,尝试与朋友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以提升自身的存在感,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连接和互动。
昨天和一大哥(为尊者讳)沟通请教: 为什么我对这个世界会有这么强烈的抽离感?为什么前阵子会突然莫名的能感受到其它人身上的〝苦〞?他的解答非常有启发:我把精神放在理念世越多,也就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依存度越少,也就是存在度在变弱。发展下去,会出现〝失存〞状态。潜意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往下一层去探:人类集体意识会冒头。个人存在度低,就要找个更〝大〞的东西来依附。那个集体意识的涌现,也就是突然见人就会有共情,动不动就热泪盈眶的原因。根本解,在于提升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度。要看见这个世界的鲜活,看到每个人的独特,与他们发生〝真正〞的交互。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i 人,不喜社交。这次沟通完,我才发现有可能不是i和e的关系,根本在于我对于现实世界不够好奇,觉得它没有理念世界干净纯粹。近期会尝试着从理念世界出来,去深度地和一些朋友做第三层(工具层,价值层,存在层)的交流。希望能做到大哥所说的〝存在〞和〝存在〞之间的欢欣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