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海内外关注中国财政政策未来发展空间。文章指出,从政府负债率来看,中国67.5%的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G20国家平均水平(118.2%)和G7国家平均水平(123.4%)。此外,中国长期保持谨慎的赤字率政策,大多数年份低于3%,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时,地方政府债务支持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也为偿债提供了重要来源。因此,文章认为中国政府杠杆率较低,中央财政仍具备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中国政府负债率较低:** 2023年末,中国政府负债率为67.5%,远低于G20国家平均水平118.2%和G7国家平均水平123.4%,表明中国政府杠杆率较低,拥有较大的财政政策空间。
📊**赤字率控制谨慎:** 中国长期以来保持谨慎的赤字率政策,大多数年份低于3%,显著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体现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导向。
🏗️**地方政府债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债务用于建设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这些项目产生的收益能够为偿债提供资金来源,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中央财政拥有较大举债空间:** 由于政府杠杆率较低,中央财政仍拥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为未来财政政策发力提供基础。
展望2025年,“十四五”规划将迎来收官之年。海内外关注,我国在推进化债工作的同时,财政政策未来发力空间还有多大?可以从世界坐标上寻找答案——从负债率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23年末G20中的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同期,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从赤字率看,我国长期以来对于赤字率的安排较为谨慎,大多数年份低于3%,明显低于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此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地方政府债务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说,我国政府杠杆率明显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