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讲述了作者孩子参与一项儿童近视防控实验的经历,实验组有66%的可能性需要佩戴离焦眼镜,医生表示一旦发生近视就会干预。作者在了解实验过程中咨询了AI,但网络上关于散瞳的争议也引发了作者的担忧。文章还提及作者在使用AI工具时遇到的权限问题,并感慨AI应用的实际困境,似乎双方都倾向于“就别用了吧”。
🤔 **儿童近视防控实验:**作者的孩子参与了一项近视防控实验,实验组有66%的可能性需要佩戴离焦眼镜,医生表示一旦发生近视就会干预,剩余的1/3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 **散瞳争议:**实验需要进行散瞳检查,网络上存在“一次散瞳相当于三年用眼”的说法,引发了作者的担忧,但医生表示散瞳代谢很快,多喝水即可。
🤖 **AI应用困境:**作者想使用擅长推理的o1模型,但因API权限不足且不是Plus用户而无法使用。作者与朋友讨论AI应用的困难,发现AI应用的实际困境,双方似乎都倾向于“就别用了吧”。
🎁 **赞赏感谢:**作者感谢了三位在之前文章番外中打赏的同学,并表示已将打赏用于孩子身上。
原创 青小蛙 2024-12-06 17:07 四川

试验者
昨天医生打来电话了,约了一个时间继续检查视力。并大概聊了一下这个实验,说法很科学:我们有 66% 的可能性要给小朋友带上离焦眼镜。
当时我就问了,是不是剩下1/3是什么都不操作的?
医生说:是的,但测试中一旦发生近视就会干预。
不过这次检查又要进行散瞳,我从很多个角度问了AI,都说没什么问题。但是,网络上还是有不少人会说散瞳不好「一次散瞳相当于三年用眼」。
医生的回复是:那个代谢很快的,多喝点水,几个小时就好了。

那就多喝热水试试吧
赞赏
感谢在昨天另外两件事番外里打赏的 ᴮᵉⁿ朝、云、梁啸 三位同学,已安排给小朋友。
AI
说起来,我还从来没有正经用过擅长推理的 o1 模型,因为...我那个API没有权限啊,也不是 Plus 用户。昨天还和朋友在讨论这个问题,各种困难,越来越难的意思。
现在 AI 的双向奔赴真的是...双方的意思大概都是“就别用了吧”。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