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港股IPO热度回升,累计募资额已超去年全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前11个月,港股IPO市场表现活跃,共60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超过789亿港元,超过2023年全年。顺丰控股、美的集团等大型企业的上市推动了募资额的增长,但首日破发率较高,达40%。港交所推出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并优化上市审批流程,吸引更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预计2024年全年港股IPO筹资额将位列全球第四,市场表现活跃,但仍需关注上市首日破发风险。

🤔2024年前11个月,港股IPO市场共60家企业上市,募资总额达789亿港元,超过2023年全年,其中顺丰控股、美的集团等大型IPO贡献显著,推动了募资额的增长。

📈2024年港股IPO首日破发率较高,达到40%,远高于A股市场,投资者需谨慎关注上市首日风险。

💡港交所推出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并优化上市审批流程,降低上市门槛,吸引更多未盈利、无收入的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提升市场吸引力。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意愿增强,北京和深圳分别新增9家港股上市公司,成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主要来源城市。

🌍预计2024年全年港股IPO筹资额将位列全球第四,市场表现活跃,但仍需关注上市首日破发风险,以及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位列全球IPO筹资额第四位

2024年只剩最后一个月,前几天发哥写了A股IPO总结《今年A股打新“抢到即赚到”!最靓新股中一签赚近12万》,今天来看看港股IPO情况。

2024年前11个月,港股共60只新股IPO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789亿港元。尽管上市新股数量不及2023年全年(70家),但得益于美的集团、地平线机器人、顺丰控股、华润饮料这些大型IPO的上市,今年港股前11个月的募资金额已超去年全年(463亿港元),可以看出今年香港IPO热度有所升温。

今年11月,港交所共有7家新上市企业,分别为梦金园、顺丰控股、晶科电子股份、国富氢能、德翔海运、傲基股份、九源基因。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中国快递物流行业龙头顺丰控股11月27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物流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顺丰控股发售价为每股H股34.3港元,首发募集资金为58.31亿港元,与美的集团、地平线机器人一起位居今年港股新股募资额前三。

从上市首日表现来看,今年11月在港股上市的晶科电子股份首日涨超47%,并在公开发售中获得了5677.83倍的超额认购,成为今年香港市场新股“超购王”,发哥在文章《涨超47%!“超购王”晶科电子股份港股上市》中有详细介绍。

今年前11个月在香港上市的60只新股中,共33家在上市首日收涨,3家收平,24家收跌,上市首日破发率为40%,远高于A股市场新股1.1%左右的首日破发率。

其中,今年香港上市新股中,首日涨幅前两名依然是经纬天地、泓基集团,分别上涨164%、136%;而且首日涨幅前十名里面,有四家首发价格在1港元左右或低于1港元。

分行业来看,2024年1-11月在香港上市的60家企业中,来自软件与服务行业的最多,达到13家;同时有8家来自资本货物行业,包括集信国控、荣利营造、中深建业、天津建发等建筑工程领域企业;还有不少医药企业,包括华昊中天医药、同源康医药、荃信生物、盛禾生物、盛禾生物等。

今年在香港IPO上市的公司中有不少来自内地,分城市来看,今年前11个月,北京和深圳分别新增9家港股上市公司,并列榜首;上海新增5家位居第三;香港新增4家位居第四;广州、杭州、武汉各新增3家港股上市公司,进入前五。

随着今年9月美联储开启降息,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市场情绪有所升温,加上中国证监会对企业境外上市的支持,以及香港在优化上市审核机制等方面的努力,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意愿进一步提升。

政策方面,今年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激活香港市场。11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进一步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的备案效率,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更好地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今年已有上百家企业获境外首发备案和全流通备案,其中多宗案例为赴港上市。

目前,重塑能源、多点数智已完成申购,预计将于12月6日登陆港交所;同时毛戈平正处于招股期,也将在12月上市;还有越疆科技、草姬集团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处于待上市阶段。

此外,今年11月有26家公司递表港交所,创年内新高,包括佑驾创新、挚达科技、汇智控股、新吉奥、优乐赛、西普尼、长风药业、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大众口腔、五一视界、翰思艾泰、轩竹生物等,可见港股IPO市场表现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吸引未盈利、无收入的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在2023年3月底正式推出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即“18C”),并在今年8月宣布就《上市规则》作出短期修改,进一步下调了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

其中,已商业化公司市值门槛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下调33%;未商业化公司市值门槛则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下调20%。

如今已有晶泰科技、黑芝麻智能、希迪智驾、越疆机器人、五一视界5家公司根据港交所18C上市规则提交了上市申请‌。

在上市审批流程方面,今年11月,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曾表示,对于已经在A股上市的企业,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在香港交易所申请上市时可以进入快速审批流程。

目前,港股市场已有超过150只“A+H”股,今年以来顺丰控股、美的集团、龙蟠科技成功完成H股上市,另外还有钧达股份、康乐卫士、赤峰黄金、安井食品等‌‌多家A股企业也正在推进赴港上市。无论是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还是优化上市审批流程,都有利于提升港股市场吸引力。

据安永预计,2024年全年香港市场将有约70家企业首发上市,筹资不超过1000亿港币,将位列全球IPO筹资额第四位,前三名分别为印度国家和孟买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同时东京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列第五、六、七位。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港股IPO 募资额 首日破发 特专科技 内地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