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民办本科的学生,现在我躺在宿舍的床上写下这些文字,纪念我即将到来的二十岁。
也许从小如此,空有理想而又难以自控,一腔热血而无俯身耕耘的耐心。于是在高三的跌跌撞撞后,独奔异乡来到东北,在这里开始我的大学生活。
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我的支持我一生难以报答。他们与中国千千万万个父母一样,对孩子的未来无限的投入。我还记得高考成绩发布的那天夜晚,守在电脑旁的三双眼睛,它们对视,一瞬间碰撞出了千丝万缕的复杂。我要求去更加便宜的公办专科,不是因为我家庭贫困,我只是迷茫于我的未来,是否有必要为了本科而交出高昂的学费?
我的父母以决然的意志支持我读本科,他们的看法里,本科与专科之间似乎有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这条鸿沟真的有必要拿出四年十五万的学费来填平吗?说心里话,我不知道。
于是我来到了这里,这所民办的本科院校。像每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一样,我来到了人生的另一个路口。我站在这离家千里的土地上,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好奇。我看着身边同样来自大江南北的同学,感到人生的奇妙与机缘。
可是人生不只有奇妙与机缘,还有一个又一个路口与土坡。而摆在像我这样的民办本科生面前的路口很窄,土坡却很多。在这座学校里,我每天都在面对着同学之间的参差,感慨于家境的差距。我从不自卑我的家庭,却对身边同学接连不断的提车感到惊讶。也许对这里的很多同学来说,就业是件可有可无的概念。可对我来说不同。这里每年三万多元的学费与高昂的杂费对我的家庭来说绝非轻而易举。我不想父母的投资血本无归,却又不知天高地厚,如何才能在这社会站稳脚跟。
一年前我曾写下十九岁的豪言壮语,说要坐上人生的皇位。可是现在,我真的被脚下的曲折绊住了目光。我站在这座豪华的校园里,我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锋利,不知道我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光景。东北的冬天很冷,冷风刮在我的脸上,我几乎迷失了自我。
我知道其实我是幸运的,我有爱着我的父母,他们支持我的一切,关心我的一切。我躺在远在千里之外沈阳的床上,不知道郑州被窝里的父母对我改是怎样的思念与期待。我希望我的人生能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却不知我的生命究竟将会走向何方。我不敢畅想我的未来,我不敢把未来想的太过成功,又不敢面对平庸。我就像一支股票,背负着父母的投资努力奔跑,却无法估算自己的价值。
我站在这座豪华的大学,我是一个民办本科的学生。我有时候会想到,这个社会是怎样看待我的呢?然后又被自己的天真逗笑——这个社会很忙,没有人在乎一个学生的想法。想要有人在乎,也许只有干出一番事业来。可是我啊,什么是我想干的事业呢?什么是我能干的事业呢?我不知道可我又很想知道。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半,我躺在宿舍的床上,室友在打游戏,我写下这些文字,写在十九岁最后的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