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备受市场关注的"妖股"日出东方迎来调整,当日收盘下跌9.64%,12月3日,股价收盘跌幅仍达到8.49%。
这家曾在11月创造20个交易日15个涨停、累计涨幅高达393.88%的公司,终于显露出疲态。
另外,据上交所公告显示,公司副总经理焦青太的配偶因短线交易被警示,短线获利13.83万元已上缴公司。这一事件让市场对这只股票的爆炒行为产生更多质疑。
01
从基本面来看,日出东方是国内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龙头企业。集团旗下有“太阳雨”“四季沐歌”“帅康”“日出东方电力科技”“日出东方储能科技”“西藏日出东方”等行业品牌和公司。
公司起步于1999年,专注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在市场站稳脚跟后,日出东方2012年成功登陆A股,成为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第一股。其创始人徐新建家族也曾以38亿元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
然而,家用热水器处于房地产行业下游,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公司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7.33%。虽然2023年营收有所回暖,但净利润仍下滑19.49%。
为寻求突破,日出东方开始寻求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涉足厨电、空气能热泵、储能电池等领域。
然而,日出东方最新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69亿元,同比下降6.28%,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下降60.40%。这个业绩,怎么轮不着上吃13个涨停板。
关键在于,2024年11月1日,多家行业媒体发布消息:华为超充中国行·连云港站在日出东方连云港总部基地举行上线仪式。这座集成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的示范充电站投入使用,成为苏北地区首座光储超充示范电站。
该消息迅速引发市场追捧,日出东方股价自此开启疯狂上涨模式。
具体来说,该公司的股价从10月31日收盘价的4.41元/股,一路疯涨至11月29日收盘价的21.78元/股,整体涨幅达到394%。
在此期间,日出东方连续发布十条风险提示公告,强调该超充站仅处于内部试用阶段,尚未产生任何收入。
(来源:东方财富网)
实际上,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的超级充电站项目在业界已属常见,其战略价值和市场影响力也并非特别显著。11月21日,华为智能充电网络业务总裁刘大伟在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宣布,华为已在200多个城市和21条省级高速干线上完成超充网络布局。
另外,有机构分析指出,普通充电站的投资回收期约为4.9年,而液冷超充站因需要更大的电力配套投入,回收期可能更长。特别是在非核心城市及流量一般的区域,投资回收周期将进一步延长。这也意味着该项目短期内难以对公司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难看出,日出东方的股价走势可能最终会像其他妖股一样,最终走向泡沫破灭。
02
日出东方的暴涨行情背后,是资金对"东方系"概念的疯狂炒作。
市场数据显示,近期包括福能东方、恒信东方、东方碳素、大东方、东方精工、东方智造在内的多只带"东方"二字的股票遭到热炒,其中不少个股在924行情以来已实现股价翻倍。
从交易数据看,资金炒作特征明显。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营业部频频现身龙虎榜,11月27日单日,其三个营业部合计买入超2.52亿元。
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这些营业部上榜后股票的后续表现胜率不足30%,被市场戏称为"散财天团"。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营业部往往在股价已经大幅上涨后才集中买入,这种反常的交易行为引发市场猜测。
以粤桂股份为例,该股从11月初6元/股一路上涨到11月22日的18元/股期间,龙虎榜中并未出现东财拉萨营业部。
但在11月25日这些营业部突然集中现身净买入前五榜,随后两个交易日股价连续跌停。这种交易特征在多只"妖股"中屡次出现,引发市场对其身份的质疑。
与此同时,日出东方的基本面持续恶化。第三季度的公司业绩中,除了营收净利同比下降,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更是由去年同期的2.05亿元转为负0.80亿元。
日出东方对此解释称,太阳能业务及厨电业务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影响,导致收入下滑,毛利额随之下降;加之销售费用、人才引进等投入增加,导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
除业绩下滑外,公司还面临库存周转困境。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存货周转天数首次突破100天达到111.44天,存货周转率降至2.4,创上市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这反映出公司经营效率持续下降。
在12月2日,日出东方尾盘出现7.44亿的天量抛单,占全天成交量近一半。这一异常交易行为或暗示主力资金开始撤离。
12月4日,日出东方在股价走势已经明显“见顶”的情况下,公司又发布《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更是更加速了其“泡沫”破灭的速度。
“狂欢”过后,剩下的是迟到的理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然先声”,作者:高凌朗,编辑:汪戈伐,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