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2月05日
一文读懂:COP29最难达成共识的气候融资,是怎么回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COP29在延期后达成了一揽子成果,包括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和《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发达国家承诺到2035年每年提供至少3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这一目标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预期,引发了争议。此外,COP29还通过了《巴黎协定》第六条相关细则,启动全球碳市场,为各国提供更灵活的减排途径,也可能带来新的经济机遇。然而,气候融资的落实和全球碳市场的运作仍面临诸多挑战,资金来源、分配机制以及碳信用标准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COP29在经过延期谈判后,最终达成了一揽子成果,包括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和《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旨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发达国家承诺到2035年每年提供至少3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这一目标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预期,引发了争议,许多国家认为资金数额过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COP29通过了《巴黎协定》第六条相关细则,启动了全球碳市场机制,允许各国通过交易减排量和清除量来实现减排目标,并可能带来新的经济机遇和金融产品发展。

🤔气候融资的落实和全球碳市场的运作仍面临挑战,资金来源、分配机制以及碳信用标准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才能确保资金有效利用和市场规范运作。

🇨🇳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和国际合作,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并广泛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征途中,每一次国际协议的达成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11月18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29)进入最后一周,缔约方仍就设定新的集体量化气候融资目标(NCQG)难以达成共识,谈判代表对融资的总额、形式,以及出资和接受国的角色争论不休,谈判陷入僵局。

谈判原定于22日结束,但考虑到双方分歧仍然很大,谈判进入了加时赛。分歧的焦点始终是资金问题,这也是此次COP29会谈的主要争论话题。充足的气候资金是应对气候危机的命脉,无论是支持减排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增强各国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和应对不可避免的气候灾害,均亟需通过全球资金来解决。钱总是缺的。

最终,持续两周的COP29在延期30多个小时后终于落下了帷幕。但关于气候融资,仍有许多等待回答的问题。

争议下的气候融资,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

11月24日,经过加时谈判,缔约方大会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Mukhtar Babayev)敲下木槌,宣布通过一份新的气候资金集体量化目标(NCQG)草案。大会就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了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

图源 | 联合国官网

这些成果可谓来之不易。

COP29会议期间,主办国阿塞拜疆曾提供了一份协议草案,该草案建议,美国、欧盟和其他富裕政府将到2035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5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但这一数额远远低于较贫穷国家所要求的1.3万亿美元以上的数额

近年来,全球气候治理在全球各国间的政治共识、资金承诺和技术支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资金落实和融资机制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承认的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COP29会议中成为焦点议题的气候融资,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与成效。

气候融资是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要素: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人类需要建设新能源的供应与消费体系,也需要防范与弥补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这都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

气候行动的范畴广泛,不仅涉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领域,如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绿色转型、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创新,还包括增强社会与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诸多举措,保护国民经济尽可能少受气候变化的损害,例如构建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开展农业与水资源管理的适应性项目,以及提升气候监测与预警能力等。并且越是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越缺乏相关的能力与资金。

其实,早在2009年,发达国家就曾达成统一意见,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2015年,《巴黎协定》下的各缔约方同意将这一目标延长至2025年,并在2025年之后设定一个新的融资目标,以每年1000亿美元为基础,考虑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优先事项。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目前与气候相关的治理和应对成本已经大幅增加。多份评估指出:发展中国家现在需要数万亿美元来应对危机。如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气候变化常设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 on Finance, SCF)的第一份需求确定报告显示:到2030年,实施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计划所需的资金接近6万亿美元,这还未完全覆盖适应方面的费用。

图源 | 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官网

因此,贫穷国家希望气候融资从目前的每年约1000亿美元增加到到2035年每年至少1万亿美元,但发达国家对这一要求感到抗拒。考虑到2023年全球的GDP总额大约为105万亿美元,万亿美元级别的资金流动,势必牵涉重要的利益。

艰难确定的气候融资,难以落实的融资承诺

本次COP29会议上,经过紧张激烈的谈判,最终达成新的气候资金集体量化目标(NCQG),要求发达国家带头于2035年前每年提供和动员至少3000亿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表示,在气候影响日益恶化、各国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这项新的融资目标是人类的保险政策。但就像任何保险政策一样,只有按时足额缴纳保费,它才会有效。必须信守承诺,保护数十亿人的生命。

COP29的谈判过程可谓极其艰难,最后达成的融资协议也均在巨大分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不满的原因,首先是总数目不足够,其次是承诺的兑现前景不明。即便是3000亿美元,分摊到全球30多个发达国家头上,每个国家面对的也不是一笔小数目,需要巨大的气候雄心来做出决定。

比如在英国,国会上反对党议员詹姆斯·怀尔德(James Wild)质问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既然首相在这一国际契约(即3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上签了字,他一定知道英国会投出多少钱。所以首相能否向议会解释一下?”

图注 |詹姆斯·怀尔德(James Wild)

对此,首相回答到:“这不是该契约的工作逻辑。它的逻辑是,我们确定一个全球的总数,然后每一个(发达)国家去提交自己的贡献。”

之后,怀尔德又在社交平台上追问:“英国的纳税人又摊上了多少?能源大臣一点数也没有——这届政府的作风,是同意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找钱(摊手)。又是一个不考虑成本的气候承诺。”

图源 | James Wild在X上的表态

不光是承诺的融资总额难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而且“钱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头绪。发达国家不知道出多少钱,接受资金的国家不知道能得到多少钱。

印度代表强烈贬斥这一新的气候融资目标,称这笔资金 “微不足道”,并强调指出,“我们希望发达国家有更高的抱负。最终商定的数额并不能让人们相信我们将摆脱气候变化这一严重问题。”

一位代表诸多小岛屿国家的代表则认为:“我们不能在气候变化大会结束后,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扬帆远航。我们的国家实际上正在沉没。”会议结果说明“我们这些脆弱国家跟发达国家根本不在同一条船上”。

塞拉利昂代表表示,非洲国家对这一结果感到失望,这“表明发达国家缺乏善意”。事实上,3000亿美元“还不到科学表明所需金额的四分之一,几乎不足以阻止气候灾难”。与此同时,尼日利亚特使恩基鲁卡·马杜埃克韦 (Nkiruka Maduekwe) 将该协议描述为“侮辱”。

中国则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义务和责任,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将继续加强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全球碳市场启动,财富机会来了吗?

除了NCQG之外,本次COP29最为突出的成就还有一项,即通过了《巴黎协定》6.2条、6.4条的相关细则,就全球碳市场的制定达成了相关协议。

《巴黎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的一项国际条约,于2015年12月12日在COP21上通过,并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该协定旨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努力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影响。

《巴黎协定》第六条下设两个市场机制,分别为第6.2条的合作方法和第6.4条机制,以促进各缔约方进一步提高减排力度和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全球总体减排目标。

图源 | 联合国官网

具体来看,第6.2条允许各国通过双边、多边甚至单边协议交易减排量和清除量。这些交易的碳信用额被称为国际转移减缓成果 (ITMO)。一个信用额度相当于防止或消除1吨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

6.4条是全球碳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核心是建立一个由联合国监督的碳信用机制,通过围绕国际碳交易机制,为政府/经济体、企业创造更灵活的实现碳减排目标机会。碳信用允许各国或公司为全球任何地方减少碳排放或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项目提供资金,并使用这些项目产生的信用额来抵消它们的碳排放。

在COP29大会召开第一天,各国就联合国下属全球碳市场的标准达成一致(第6.4条机制)。这也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从新的资金流中受益。大会就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共达成了20多项决定,达成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Baku Climate Unity Pact)”的一揽子平衡成果。

这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果令人欣喜,但这是否意味着开发碳信用的财富机会已经来临了?

事实上,这一机制尚处于建设的最初期。全球碳市场机制是一种基于市场的、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国际合作机制。各国可以通过这一机制,实现减排目标的相互抵消,即一个国家中通过实施碳减排、碳消除项目获得的碳信用,可以跨国交易,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减排资源的配置。这尤其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高质量碳汇,或许能够按照一个国际水平的碳价格被交易,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全球碳市场的建立和运作,除了有助于碳减排成效的市场流动性外,还将促发金融产品的发展。绿色金融如果有全球性碳市场的支持,会形成更强大的杠杆效应,释放出强大的市场化能量。

理论上讲全球统一国际标准碳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形成监督验证机制,确保碳信用的质量和透明度,避免虚假减排、双重计算等问题,保障碳信用的实际减排效益,减少市场的欺诈行为。

对于中国而言,如果全球碳市场机制能够建立,可以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减排资源和潜在项目,通过在全球碳市场中参与减排项目合作和碳信用交易,不仅有助于实现自身的“双碳”目标,而且还能够获得经济收益和国际声誉的提升。

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COP29闭幕会上发言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将始终坚定与各方一道,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和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广泛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全球绿色低碳、气候韧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企业在未来也必将全球碳市场中将扮演项目开发者、碳信用供应方、市场参与者等多重的重要角色。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网:美智库报告称中国成为气候融资重要贡献者。

第一财经:后COP29时代,全球碳信用市场的财富机会降临了吗?

界面新闻:COP29落幕:发达国家承诺每年3000亿美元气候融资,发展中国家称是“侮辱” 。

澎湃新闻:COP29达成气候融资目标,外交部: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助力。

新华社:每年3000亿美元!COP29通过新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

新京报:COP29开幕 “气候融资COP”的五大亮点抢先看。

中新经纬:董秀成:全球碳市场启动,为哪些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着陆TouchBase”,作者:姜舒,编辑:袁子奇,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COP29 气候融资 碳市场 巴黎协定 全球气候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