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朋友,5个失业了
周末约了几个大学死党聚餐。
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倾诉:阿杰从大厂被优化了,小美的工作室无奈关门,老张干了五年的公司突然破产...
7个人来了,5个都在"寻找新机会"。
头回见到阿杰这么失落。
985毕业,BAT工作经历,曾经的人生赢家,现在却说:"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抛弃我们这一代人。"
作为一个从阅读培训、项目外包到社群团购,现在做AI公司的连续创业者,我想说:不是世界在抛弃我们,而是我们对"工作"的认知该升级了。
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过去两年,30%的年轻人经历过至少一次失业。
更惊人的是,有65%的人表示,即使在职也在积极寻找其他可能性。
这哪里是职业危机,分明是整个时代在逼着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工作?
记得我刚开始创业时,也是一腔热血想要追求稳定。
但现实啪啪打脸:做阅读培训时遇上了疫情,做社群团购赶上了监管收紧,每一次都以为找到了"稳定",结果发现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心理安慰剂。
但这反而让我悟出一个道理:与其苦苦追寻虚幻的稳定,不如练就在不确定中生存的能力。
现在我的AI公司采用共创模式,不再执着于传统的雇主和雇员关系。
有的伙伴负责个人用户培训,有的专注B端定制业务,大家既独立又联结。
这种模式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也是彼此的合作伙伴。
有意思的是,那些最早适应这种模式的,往往是曾经失业过的人。
他们已经打破了对"铁饭碗"的迷恋,反而更容易抓住新机会。
就像我常合作的一位95后设计师,去年因为公司倒闭失业,现在通过共创模式,月收入反而比原来翻了一倍。
但我必须说实话:这条路不容易走。据我观察,真正能适应这种模式的人,大概只有30%。
剩下的人,要么坚持不下来,要么无法承受收入的不稳定。
所以我想分享几个真诚的建议:
首先,别把"找工作"当成唯一出路。
现在是创造工作的时代,与其被动等待机会,不如主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态。
其次,建立多元收入来源。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单一收入来源被打垮。
可以先从副业开始,等到某个方向有起色了,再考虑转型。
再次,重新定义你的核心竞争力。
在AI时代,与其和机器比专业技能,不如发展人类独有的能力:共情、创造、整合资源的能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别把失业当成人生污点。
在这个时代,失业可能是你开启新生活的契机。
就像我经历的每一次转型,看似是被迫的改变,实则是新的机会。
现实很残酷: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人面临失业。
但我相信,当我们不再把工作等同于朝九晚五的固定职位,而是把它看作创造价值的多种可能性时,我们就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都在这场时代巨变中摸索前进,而能够适应变化的人,终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