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背景: 孩子小时候身体比较弱,动不动就感冒咳嗽了。所以我对她零食的控制比较严格,冰淇淋也不敢给她吃。 后来上小学后她体质好点了,偶尔会给买冰淇淋吃,但我给她规定的是在天气晴朗,气温超过25度的中午和下午才可以吃。买的频率也不高。 问题本身: 有时候晚上去步行街逛,她看到了买冰淇淋的就想吃,我告诉她等周末买给她,有一次她很生气地告诉我说:“反正你迟早都要买,问什么不能让我现在就开心点?” 问题延伸: 联系到现在的学习也是,我们总是觉得让他们现在好好学习,为了以后能上个好高中、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我们会不会把延时满足在孩子的身上用得太过了,把孩子未来虚无缥缈的幸福建立在当下牺牲童年幸福的基础上? 当孩子质疑为什么不能让她当下就过的快乐点时,怎么回答她? 12月2日更新: 看到大家对我孩子年龄的疑问的比较多:孩子目前13岁,这样的想法是她前两年问的。对于孩子目前放弃业余爱好和时间全身心投入学习,牺牲童年的快乐来换取未来虚无缥缈的幸福是否值得是我当前的困惑。导致我总是不能下狠心鸡娃,也没法放任孩子不努力。 回答我全都看了。很感谢大家的建议,也有一些还停在我没有满足孩子日常简单的物质层面需求的批评上。也有一个朋友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我把给他的回答下的回复贴到这里来,算是对问题的再一次补充: 1.关于上网和电子产品,小孩一直没禁,我和您持同一个态度,从幼儿园开始就自己去油管搜动画片看了。后来自己搜电子书看,斗罗大陆全系列文字版在小学四年级网课一年全看完了。后来去B站刷了大部分的柯南视频。一直收放自如。只有今年暑假到期中考试前两周,她频繁刷短视频对她的腐蚀比较大,用她自己写给班主任的反思的话说就是睡不着,就想着短视频内容,上课也老师想起了就走神半天,导致情绪波动也大,平时老是学着短视频说一些她以为很有意思的句子或者段子。这个短视频和其它网络内容还是不一样。不知道是青春期的原因还是短视频的原因,反正这两个一碰撞,后果比较严重。 2.家里零食很多,大部分是和她商量后买的,经常放过期,今年开始会让她带学校给老师同学分,有时候他爸爸带去办公室和同事分享。今年换冰箱,我在底下还翻出来了两年前给她买的哈根达斯。她更羡慕的是同学在学校门口小卖部买的三无产品比较多。之前她体质弱,在气温低于25度时不让她吃冰淇淋,其实深圳这种气温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时间都高于这个温度的。给我的感觉是孩子是很会蹬鼻子上脸,她在不断试探父母的底线。倒不是她真的多想要那个东西。之前我还给她说,比如她想吃的零食是我不愿意她吃的,那么她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没带钱我可以借给她,让她回家多还我一些。她一般就会放弃了,不舍得花自己的钱。 3.独生子女家庭,这几年手头也没那么紧,在物质层面她不算匮乏,之前零食控制严格,最近一两年放的比较宽松,外加她学习比较好,老师缘很好,老师每天都给她糖果零食。老师现在不敢太批评学生,全是零食引诱了。 4.我老公常说她比起吃,更享受买的过程。从前半年的零花钱自由,不再问我,都是自己下单,到逐渐变得不可控,到现在的零花钱限制,这种无理的要求变少了。但还是会有。 比如明明咳嗽,却想吃雪糕,比如昨晚他他写完作业9点多了,出去走一圈,路过步行街还给我和爸爸指着冰淇淋问可以吗?我说不可以,感冒还没完全好。 养孩子真的是一门功课。需要不停地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