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2024年12月03日
[今日要闻]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油气储运史上首条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实现国产化的管道建成。该管道采用国产压缩机组、自主研发的核心控制系统,并应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有效增强了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和应急调峰保障能力。预计2025年,通过中俄东线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将进一步增加近50亿立方米,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年输气能力达到380亿立方米,实现了‘北气南下’的目标,将天然气输送到上海等地,有效缓解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压力。

⚙️该管道实现了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包括36台国产大功率压缩机组、自主研发的管道核心控制系统等,提升了我国管道装备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

💡中俄东线与东北管网、陕京管道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更加完善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增强了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和应急调峰保障能力。

📈预计2025年,通过中俄东线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将进一步增加近50亿立方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了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园园)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12月2日,我国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下简称“中俄东线”)全线贯通,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它是我国油气储运史上首条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实现国产化的管道。

    据悉,中俄东线沿线36台大功率压缩机组全部选用国产设备,离心式压缩机、高速同步电机、变频器等关键部件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国家管网集团自主研发的管道核心控制系统具备每秒24万点数据更新能力,集成的调控专业应用计算延迟达毫秒级,管道“神经中枢”实现自主可控。“中俄东线还首次应用了全自动化焊接、全自动超声波检测、全机械化防腐补口等先进技术和国产施工设备,推动了管道装备制造能力的升级换代。”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公司代表李波介绍。

    中俄东线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5111公里,分北段、中段和南段三段核准建设。本次投产通气的南通—甪直段,是中俄东线南段最后一段新建管道,标志着中俄东线全线贯通,实现“北气南下”直抵上海。

    “全线贯通后,中俄东线供应沿线的天然气资源将更加充足、更有保障。预计2025年,通过中俄东线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将进一步增加近50亿立方米。”李波表示,全线贯通的同时,中俄东线与东北管网、陕京管道系统、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沿海多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实现互联互通,将有效增强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和应急调峰保障能力,对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 能源安全 国产化 管道输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