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2月02日
年轻人开始摇号买冰箱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冰箱贴从廉价小物件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文创产品,甚至演变成一种社交货币。本文以天宫藻井和凤冠冰箱贴为例,讲述了冰箱贴爆火背后的原因,包括其精美的设计、丰富的材质和功能,以及博物馆文创的加入,使得冰箱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冰箱贴背后的文化现象,即年轻人通过收集冰箱贴来记录生活、表达自我,并将其作为一种记忆的载体,寄托情感和回忆。

🤔天宫藻井和凤冠冰箱贴成为网红产品,一贴难求,反映了人们对精美文创产品的喜爱,也体现了博物馆文创的成功尝试。例如,天宫藻井冰箱贴还原了古代建筑的精美细节,并加入了荧光设计,而凤冠冰箱贴则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来源,制作工艺精细。

🎨冰箱贴的材质和功能不断升级,从最初的简单磁铁贴,发展到如今的陶瓷、木质、流沙、AR互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和体验感的追求。例如,流沙款冰箱贴和带有AR功能的冰箱贴,都因其独特的设计和互动体验而受到热捧。

💰冰箱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2亿美元。文创公司纷纷入局,推出各种各样设计精美的冰箱贴,以满足市场需求。冰箱贴的薄利多销模式,以及其易于分享和传播的特点,使其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

🖼️冰箱贴已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和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交货币和记忆载体。人们通过收集冰箱贴来记录旅行、表达喜好,并将其视为珍贵的回忆。冰箱贴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承载着情感和故事的文化符号。

🛍️黄牛和代购的出现,也反映了冰箱贴市场火爆背后的商业机会,但也引发了价格炒作和市场秩序的问题。

谁能想到呢,现在买冰箱贴都需要等放号,而且每个人限购两个。

有些差友可能好奇了,什么冰箱贴啊这么难买?

就是近期的两个网红:天宫藻井冰箱贴和凤冠冰箱贴。

这两个冰箱贴可以说是异常火爆、一贴难求。

不理解冰箱贴为什么会爆火也没关系,接下来小辣椒就给差友们讲讲,这两个顶流冰箱贴都是什么来头。

天宫藻井冰箱贴的原型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

五层图案可分开摆放,也可叠起摆放,还原完整的藻井形态。

底层还增加了荧光功能,在太阳下晒过后,藻井冰箱贴的星空部分就能在黑暗中散发出柔和的光。

168元的价格在冰箱贴界算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抢购的热情。

想要购买天宫藻井冰箱贴,需要提前3天在网上预约取号,而且每日限量只有400个。

有网友在网上分享攻略:

“9点开门,8点前来排队能买到,8点半以后到就算了”,争分夺秒的程度堪比高三早读。

藻井冰箱贴恐怖如斯,凤冠冰箱贴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两款不同材质的凤冠冰箱贴,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来源,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与藻井冰箱贴不相上下。

在价格方面,凤冠冰箱贴亲民了很多,线下购买时木质的46,金属的78,在京东旗舰店购买分别为66和108元。

亲民的价格和精美的做工让凤冠冰箱贴的抢购更加疯狂,因为需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部的文创店购买,热情高涨的消费者们让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票天天售罄。

买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票并不能载“贴”而归,内部文创店每天现场发1750个号,并强调冰箱贴每人限购2个。

然而这一千七百多个的号只是进入文创店的入场券。

只有拿到了前七百个号才能买到冰箱贴,文创店几乎每天开门一小时内凤冠冰箱贴就会售罄。

这两款冰箱贴如此的火爆,黄牛和代购也应运而生,凤冠冰箱贴也搞上了奢侈品配货那套,只能打包买,不能单买。

而黄牛的打包价是280元,对比线下的售价赚了一倍。

原本就贵的藻井冰箱贴,黄牛也没惯着,价格最高哄抬到了358元。

抢冰箱贴开始变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各大理财产品也没想到,自己的劲敌竟然会是冰箱贴。

说了这么多,小辣椒不是想喷黄牛哄抬价格,也不是想说大家排队买冰箱贴的行为是对是错。

而是差友们有没有发现,冰箱贴这种东西,这两年突然就火了起来,感觉家家冰箱上都吸着几个精美的文创冰箱贴。

从前我们记忆里的冰箱贴,是比较粗制滥造的廉价小手工,带着一块磁铁,吸在冰箱上用来压住一些便签。

但是这些年,冰箱贴成了精致的代名词,收集冰箱贴变成了流行于年轻人之间的小众文化。

更有甚者走遍了半个世界,只为收集自己喜欢的冰箱贴。这些冰箱贴极少部分是用于售卖,绝大多数都变成了收藏品。

他们会将自己的战利品挂在闲鱼上展示,标价9999999元是冰箱贴的防拍价,文案里还会满是叹号的写上“不出”。

有一些深入冰箱贴坑的爱好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联系这些“仅展示”的店家,得到的回复也是冰冷的“不出”。

冰箱贴在这股小众文化的风潮里,开始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苦于不知送朋友什么伴手礼的年轻人们开始把冰箱贴当做最高礼仪。

大家一个接一个的购买冰箱贴,导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市场变得异常巨大。

根据《2024~2029年中国冰箱贴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预测,到2027年,全球冰箱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亿美元。

为了从大市场里分一块蛋糕,冰箱贴肉眼可见越来越卷。不光是设计精美的外形,材质上也卷出了新高度。

陶瓷、软泥、木质、玻璃、树脂,甚至塑料乐高方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除了材质之外,冰箱贴也开始可以翻动、转动,甚至是流动起来。

北京艺术博物馆的乾隆御碑亭流沙落叶款冰箱贴和西洋门流沙落叶款冰箱贴,就因为被做成了流麻款而走红网络,一天最多买了1500多个。

除了在手感和观感上的卷,很多冰箱贴的功能也开始卷了起来。

能当啤酒起子的冰箱贴只是常规操作,有照明功能的冰箱贴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稀罕事了。

有些冰箱贴已经开始充当花盆,能够用来种绿植了。

还有一些内置nfc芯片,让你在每一次手机触碰时播放出爱听的音乐。

卷到能播放音乐显然不能满足大家,有些冰箱贴带有AR功能,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产生互动,播放互动动画或动态景象,让人身临其境。

而像开头小辣椒提到的凤冠冰箱贴,则是可以AR合影,人人都可以头戴文物,过一把皇后瘾。

小辣椒采访了文创从业者得知,为了能在冰箱贴市场里卷赢,绝大多数文创公司每个月会上架4-5款产品,而每一款产品的背后基本上都有十几稿以上的设计。

冰箱贴其实也是薄利多销的模式,亚克力材质的成本较低,约1元左右;锌合金等金属材质成本相对较高,约在40~60元左右。

若加上一些流沙、夜光工艺,再计入设计开销后,一个冰箱贴成本可能超过60元,甚至达到80元。

这还仅仅是生产成本,并没有计算上人工、运营之类的。

但是薄利的冰箱贴,利润依然不容小觑。

小辣椒采访的另一家文创公司就有提到,当前公司内约有200个产品,其中70%为冰箱贴,贡献的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左右。

薄利多销,还有容易被打卡种草的属性,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下场做冰箱贴。

冰箱贴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本身就具有绝佳优势:价格合适、能符合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大小好收纳、不占行李空间、不用担心磕坏破损。

收集冰箱贴是一大乐事,不过也有一些小烦恼。

最近就有一些网友崩溃地分享:有些冰箱的外立面已经吸不住冰箱贴了,求问大家自己的冰箱贴该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显然阻挡不住大家对冰箱贴的热爱,冰箱侧面、防盗门开始成为展示冰箱贴的工具。

很多年轻人对冰箱贴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冰箱,有时空荡荡的冰箱外面是满满的冰箱贴。

“给“无”的生活一种“满”的虚幻满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老一辈人收集挂历、小人书、集邮,现在人走遍天南海北收集冰箱贴。

冰箱贴不再是一个装饰家里的点缀,而是审美和内心世界的展现。

每一个冰箱贴的背后都有一段独一无二的故事,值得讲给在意的人听。

打卡的朋友圈会随着时间被遗忘,手机里的照片也会被源源不断的新照片顶到后面,记忆会变得模糊,当年的朋友也会不再联系。

说到底,冰箱贴是一种记忆的载体。

你总会需要某一个东西,作为一段回忆的标点。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冰箱贴 文创 博物馆 社交货币 记忆载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