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 两周年之际,汇集 Hans 过去的原创心法和实践感悟 。愿这份小专辑鼓励更多人展开AI 探索之旅、在创造中遇见未知:
Prompts 不是神圣的咒语,更像是我们认知的镜子。 [1]
AI Summary 不是学习的替代品,它是引发好奇、发现主题的引子,无法替代认知攀登的过程。[2]
直到充分认识、实践并创造之前,任何Prompt 对你而言都毫无意义——就像没有落地场景的代码,再优雅也只是抽象的符号。真正的理解,诞生于创造的过程。[3]
不要把AI 仅看成效率工具,将其视为意义放大器。[4]
像对待一个导师、智者那样和AI 深度对话,你将会受益匪浅。它远远不是搜索和知识查询工具,而是各种维度的创意伙伴。 对话的深度,取决于你思考的广度。[5]
你无法提出你不知道的问题,你也无法创造你没有热情的产品。 这是一个复利循环:深度对话建构你理解AI的边界,而对话后的智慧成为你的创造杠杆。[6]
和写作一样, 终极的挑战在于清晰的思考;而Prompt Engineering是在清晰思考之上的工程力。 [7]
在AI加持下,产品、研发、营销的界限正在消失;每个角色都在演化为全栈版本的自己。 [8]
AI 和大脑的本质都是预测机器。 如同我们大脑遇见未完成的旋律,你也能想象整个乐章;每一个精妙的Prompt,像是在激活大模型知识体系的「启动效应」。
在无数的可能性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你的坚定的目标和创造的勇气。 [9]
危险不在于AI超越人类的智力,而在于我们满足于对AI 变革的想象边界。就像导演卡梅隆深刻指出: 当AI 全面为我们做出决策时,我们又该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10]
⛰️ 后记:
每一次深度对话,都是一次认知的跃迁;每一次创新实践,都在拓展人机关系的边界。 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的箴言,始终熠熠生辉:
「Keep looking , Don’t Settle」
? 注释与出处:
[1] 认知镜子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48d0224b0f25cc9182b521d
[2] AI Summary 不是学习替代品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6d929e6a13e0a67af775529
[3] 创造即理解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deaf513b9c66cae417c54c
[4] 意义放大器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719b92ba8855e724bbe4933
[5] 深度对话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448b36b174fdd04a795736e
[6] 复利思维指南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6f8cb981cdc5cd9315a5824
[7] Prompting 核心技能只有一个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6136bb938849f879f3eab07
[8] 全栈的自己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7402b6fb9e8a87878a069d5
[9] 长期主义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7450f4e5f3c97961e05fa1d
[10] 《What' next》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6ef906f758bcded62bd0f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