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军战略巡航的第二阶段引发关注,本文分析了巡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包括可能实施了两次空中加油,增强了轰-6的航程和护航能力;日本方面发布的航迹图存在异常,可能人为抹除或受干扰丢失空情;“推定机”可能为先导探路,其速度和信号特征与其他飞机存在差异;轰-6N的重点在于空中加油能力,增强了西太作战半径,丰富了作战选项,而非单纯的核打击能力。文章强调在增强核威慑的同时,增加更多战术选项的重要性,避免陷入核威慑的单一策略困境。
✈️ **可能实施了两次空中加油:** 根据官媒和日本媒体发布的图片,此次巡航可能进行了两次空中加油,这将极大提升苏-27系列战机的航程,使其能够全程护航轰-6。
🤔 **日本发布的航迹图存在异常:** 日本发布的航迹图显示航迹在北纬23°附近终止,与以往相比探测范围明显缩小,这可能是人为抹除或受干扰丢失空情导致。
🚀 **“推定机”可能为先导探路:** “推定机”的飞行轨迹显示其可能为先导探路,其速度和信号特征与其他飞机存在差异,使得拦截时间不足。
💪 **轰-6N重点在于空中加油能力:** 文章强调轰-6N此次巡航的重点在于空中加油能力,提升了西太作战半径,丰富了作战选项,而非单纯的核打击能力。
⚠️ **增强核威慑的同时增加更多战术选项:** 文章指出,应避免陷入核威慑的单一策略困境,在增强核威慑的同时,增加更多战术选项,以应对各种复杂局势。
原创 航空小筑的方方 2024-12-01 10:44 广东


对于11月30日展开的战略巡航第二阶段,果然给了大家很多惊喜。下面说说个人关注的一些细节。
1,两次空中加油?
下图是官媒截屏

下图是本子拍到的

注意阳光角度有明显差异。
所以,有可能此次巡航实施了两次空中加油。苏27系列中能够空中加油的型号,经过两次空中加油的航程能够达到多少,可以自行百度,这里就不提了。
如果这样,确实可以完全匹配轰6,实施全程护航。这个意义非同一般。
2,空情丢失问题

在本子发布的航迹图上,所有南向飞行航迹齐刷刷地终止于北纬23°线附近。这个距离明显短于此前本子跟踪我在周边活动飞机的距离。
下图是去年6月本子发布的发现我电侦机的位置。蓝线是推测的与那国岛雷达站的监控范围。

下图是去年4月本子发布的我轰6远航训练的航迹图。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其中的异常之处。如果以宫古岛为圆心画圈的话,可以看到探测范围差异非常大。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种:本子人为抹除了一部分航迹;受干扰丢失空情;或以上两者兼而有之。至于到底如何,也许以后会知道。

3,“推定机”。

按此前推测,所谓推定机就是有雷达接触,但无目视确认。
按照本子的航迹图,该机被发现时距离琉球本岛约400多公里,向东南方向飞行不到200公里后原路折返。既然假定是战斗机,那就是信号特征或者速度跟其它飞机有明显差异。这里假定空速1000km/h,那么来回也就20分钟出头。那霸第9航空团的F-15J按5分钟紧急起飞,只有15分钟追击时间。如果要在推定机折返前拦截(此时距那霸200多不到300公里),拦截时间只有5分钟,无论如何来不及。所以这架推定机也可能就是先导探路的。
额外提一句,折返点和那霸的距离已经在某些东西的覆盖范围之内了。这还只是一架高亚声速飞行的飞机。如果是“旱魃”那种双高飞机呢?这也是个人观点现在转向双高的主要原因。

4,再说轰-6N
看到不少媒体提及轰-6N的核打击能力。但至少这一次,重点不在此,而在空中加油。看官媒的说法,强调的是“跑马拉松”。
在西太这一块,大作战半径比核打击能力更有用——特别是在歼16具备全程护航能力的情况下。用鹰酱的习惯性话术来说:这将丰富我们工具箱中的选项。
核打击能力是关键威慑工具之一,但不能是唯一。大毛现在的困境就在这里,核威慑是它最后的一张王牌,打出去就“梭哈”,大家都没得玩了。西方现在的战略,更接近当年的“逐步升级战略”,赌的就是大毛不敢一把梭哈。但真要把大毛逼到墙角,那就很难说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增强核威慑的同时,增加更多的战术选项——这次联合巡航展现出来的,就是其中之一。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