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2月01日
百亿独角兽,被卖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动力电池行业并购浪潮持续,广东国资旗下的佛塑科技拟收购动力电池上游材料商金力股份100%股权。金力股份曾获比亚迪投资,成为其主要供应商,并吸引了小米、北汽等机构投资,原计划登陆科创板,但因专利诉讼和市场竞争等因素IPO受阻。佛塑科技以‘股份+现金’方式收购,并采用差异化定价,机构投资者将以9折退出,剩余部分由承担业绩承诺方享有。此举或因广东国资战略布局新能源产业,且金力股份与佛塑科技业务协同性强,预计交易完成后,金力股份将成为广东国资布局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

🤔金力股份曾获比亚迪投资,成为其主要供应商,并吸引了小米、北汽等机构投资,原计划登陆科创板,但因专利诉讼和市场竞争等因素IPO受阻。

💰佛塑科技拟以‘股份+现金’方式收购金力股份100%股权,并采用差异化定价,机构投资者将以9折退出,剩余部分由承担业绩承诺方享有。

🤝佛塑科技母公司广新集团为广东省属国企,收购金力股份或为其布局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举措,与佛塑科技现有业务协同性强。

📈金力股份在比亚迪投资后业绩大幅增长,市场地位提升,成为国内排名第四、全球排名第七的湿法隔膜供应商。

⏳金力股份IPO受阻,此次收购为管理团队和投资机构提供了退出机会,部分现金收购可快速回笼资金,部分股份可在12个月后交易。

并购的风刮到了动力电池。前不久,“锂电鼻祖”力神电池卖给了一汽、东风、中兵三大央企。近日,108位股东又准备把一家动力电池上游材料商——金力股份卖给广东国资。

根据买家佛塑科技披露的消息,佛塑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金力股份108个股东购买所持有的100%的股份。

金力股份位于河北邯郸,是一家专注于湿法隔膜研发的公司。2021年,公司获得比亚迪的投资,成为比亚迪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之一。2022年底开始筹备IPO,并在上市前获得小米、北汽、摩根斯坦利等重量级机构出资,背后一共汇聚了58家机构投资者和50位自然人股东。

原本金力股份将以131亿的发行市值登陆科创板。但事与愿违,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突如其来的专利诉讼,打断了公司的IPO之路。在转战港股无果后,佛塑科技抛来的橄榄枝,终于让创业团队和投资人看到了退出的希望。

广东国资,拿下百亿独角兽

先来看看佛塑科技开出的价码有多大诚意。

根据11月14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佛塑科技拟向袁海朝、华浩世纪等108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金力股份100%股份。

“股份+现金”的交易方式是现阶段A股上市公司并购的常规操作。对于买方而言,降低了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对于卖方而言,可以立刻满足投资人和创业者部分资金退出的需求,同时留下了搏二级市场股价上涨的机会。对于被收购方或是更易接受的方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交易中,还将采用差异化定价。原文比较绕口就补贴了,意思就是不承担经营责任的机构投资者,将按照交易价格的9折退出。交易对价剩下的部分,则由剩余的承担业绩承诺方享有。

不过截至目前此次收购仍在推进中,整体交易作价和业绩承诺要求——两个关键信息都未披露。

正如文首所述,虽然交易价格尚未披露,但是从过往的估值情况看,金力股份的价格并不低。

2022年金力股份的《招股书》显示,金力股份计划募资13.10亿元。按照不低于10%的发行比例计算,其发行市值约为131亿元。在科创板上市失败之后,市场又传出公司将赴港股上市,谋求20亿美金的估值。就算只按照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计算,也高达90亿元,可见一家独角兽企业妥妥地没跑了。

而相比之下,佛塑科技的市值仅有60亿上下。前三季度营收16.36亿元,归母净利润0.83亿元。要拿下金力100%的股权,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这才有了“股权+现金”的收购安排。

当然,更重要的是离不开背后大佬的支持。佛塑科技的母公司是广新集团,它持有佛塑科技26.75%的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

而广新集团由广东省政府持股90%,广东财政厅持股10%,是广东省属国企。新能源新材料正是其三大主业板块之一。所以广新集团力推旗下佛塑科技收购金力股份,无疑是奔着产业投资和产业协同去的。

正如公告中所写:

“佛塑科技主要面向新能源、电工电气、光电显示、医疗等行业提供高分子功能薄膜与复合材料……这与金力股份所处的锂电池湿法隔膜行业,同处于高分子薄膜材料领域。这笔交易不仅能够帮助公司进入新能源领域,而且提升公司在高分子薄膜领域的整体实力。”

所以从上市公司的产业协同,国资产投的战略布局,和一鼓作气拿下100%股权的动作来看,广东国资对于拿下金力股份可谓志在必得。

金力股份和它背后的108个股东

当然在这笔交易中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次的交易对手——金力股份背后的108位股东——公告文件中足足罗列了74页。

这108位股东,包括50位自然人股东和58家机构投资者。要了解它们的投资动作,则需要从金力股份的创业史说起。

金力股份成立于2010年2月,总部位于河北邯郸市,专门从事动力锂电池隔膜材料的研发。

创始人袁海朝虽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创业者,但从过往的履历上看,其商业能力不俗。18岁时袁海朝从事个体运输,20岁时担任河北省武安自强矿粉厂厂长,23岁任河北天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34岁任武安市金牛物资经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后续他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涉足贸易、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可见在商海摸爬滚打30余年,袁海朝早就完成了从草根创业者到企业管理者的蜕变。

当然,上述管理的企业,不论是其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远远不及金力股份。

金力股份在2015年3月挂牌新三板。此后,相继完成了多款隔膜产品的研发,并将市场瞄准了电动大巴等领域,与力神电池等动力电池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特别是在2016年-2017年,金力股份开启了4轮定向增发,向辰韬资本、劲邦资本等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累计3.28亿元,以扩大产能。同时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向公司35名核心员工发行了股票。

不过在当时,公司的业务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财报显示2016年,金力股份的营收4353.40万元,净利润仅889.62万元。

而真正的转折点,则是比亚迪的注资。2018年,金力股份从新三板摘牌。三年后,2021年10月,比亚迪8000万元战略投资金力股份,同时委派投资经理叶超任金力股份监事。

比亚迪不仅带来了资本,更带来了订单。

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金力股份对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仅为0.7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则跃升到50.53%、54.97%,订单金额从172万增长至3.51亿元,同比增长200多倍。

比亚迪作为金力的第一大客户,直接拉高了公司的业绩。公司总营收从2020年的2.19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6.9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7亿元升至1.01亿元,扭亏为盈。

也在那一年,高工锂电统计,金力股份市占率狂增至8.9%,一跃成为国内排名第四,全球排名第七的湿法隔膜供应商。市场地位仅次于恩捷股份、中材科技和星源材质三家公司。

如此强劲地增长,在后续2轮增资和7次股权转让中,吸引了47家机构出手。先报上几个响亮的名字:产业投资方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北汽产投;市场化机构复星创富、晨道投资、招商致远资本、惠友投资;外资机构有摩根士丹利;国资机构有合肥产投纷纷入局。

这40多家机构将金力股份的估值抬高至93.38亿元,相比于2021年比亚迪投资时的17.55亿估值,上涨了4倍有余。不出意外,金力股份将成为河北第二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但世事难料。金力股份前脚刚刚递交招股书,后脚行业老大恩捷股份就递上了诉讼状:起诉金力股份专利侵权,涉诉金额7000万元。2023年8月,恩捷股份再对金力股份提起诉讼,涉诉金额2.1亿元,两次金额相加达到2.8亿。‍‍‍‍‍‍‍

这场诉讼打乱了金力股份的上市节奏,再加上随后A股上市政策收紧,科创板IPO变得遥遥无期了。原本稳操胜券的公司管理团队和投资机构,只能另辟蹊径寻求退出。

并且金力股份的招股书显示,金力股份及实控人与投资人签订20项对赌协议,包括回购权、优先清算权等特殊权利条款,正如一部分条例所写:若公司IPO失败,“则投资方的特殊权利条款自该等合格IPO申请被否决、失效或撤回之次日自动恢复效力”——可见公司的退出压力不小。

而这次广东国资抛出的收购邀约,一部分现金收购能让GP迅速回笼资金,向LP有个交代;另一部分股份,则可以在12个月之后交易,日子也有了盼头。虽然交易对价暂未出炉,但这次并购无疑给管理团队和投资机构都带来了难得的退出机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动力电池 金力股份 并购 佛塑科技 广东国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