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何饭团 聊了很久,她非常有勇气在工作十年之后还选择回北大读博。正好现在是她入学读博三个月,我再次创业三个月。还是有非常多认知上的共鸣。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在公司和她读博相通的感悟:"选择做什么题,比会解题更重要"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由于太擅长解题,在工作中反而容易管窥,被当下具体的问题困住,进入好学生的条件反射。比如很典型的就是想把一件事做到90分,但是客观的情况在有限资源下可能只能做到50分,但是那个本能的条件反射太想做好,不愿意真正承认现实,实际上最后做出来是30分。这时候的重点其实应该是,跳出来反思一下,这道题是非解不可吗?如果只能做到50分,是不是压根就不应该做?或者完全换个做事方式?尤其是在创业公司,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选择做什么比把什么做好,更重要。80%的精力,放在20%重要的事情上这个大家都会有概念。但是这里的前提是,能真正时刻review什么才是这重要的20%甚至2%。而典型的好学生思维,会由于条件反射喜欢解题,解决具体问题,喜欢做事情,通常还有一些当下的反馈,反而容易忽略了真正重要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