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出现关于存款利率调整的误读,认为已存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会动态调整。对此,央行旗下媒体澄清,该误读源于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倡议,该倡议旨在规范银行与对公客户的存款服务协议,要求在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确保协议利率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该倡议仅针对对公客户的增量资金利率,与普通民众的定期存款无关。也就是说,普通民众已存的定期存款利率不会因该倡议而发生变化。
🤔央行旗下媒体澄清,关于个人定期存款利率动态调整的传闻系误读,并非针对个人储户。
📅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倡议,要求银行在对公客户存款服务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生效。
📝倡议中提到的“存款服务协议”指的是银行与对公客户在存款存入前签订的协议,包括报价单、投标文件等,并不涉及个人储户的定期存款。
💰倡议主要针对的是对公客户存入的增量资金利率,与个人储户已存的定期存款利率无关。
⚠️若利率相关法律法规或央行基准利率调整导致协议约定利率超出允许范围,银行需提前通知对公客户存款利率调整情况。
央行旗下媒体:“个人已存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会动态调整”系误读。
据金融时报,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近日发布了《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倡议》,要求银行应在同客户签署的存款服务协议中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并于2024年12月1日起生效。记者关注到,对于该条款,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误读,即如果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了,那么此前已存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要下调。记者求证业内人士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本次倡议所指“存款服务协议”指对公客户存款存入前涉及存款利率的有效书面材料,包括报价单、相关投标文件、服务协议、承诺函以及定价单等。因此,本次倡议实际是针对这类协议的。《倡议》针对的是长期合同下,对公客户存入的增量资金利率变化,和老百姓没关系。
若利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调整,或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存款自律约定、银行总行存款利率内部授权上限等发生调整,导致协议约定的利率水平超出允许范围,银行应在按本协议约定存款业务开办前及时通知客户银行存款利率调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