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2024年11月29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刊] 推进气象探测科技能力现代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体系化,为气象探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近年来,我国气象观测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气雷达网和先进的气象观测系统,实现了天气雷达软硬件设施自主可控、地面观测自动化等目标。未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将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强化观测装备标准化建设,提升协同观测能力,探索气象科技发展新路径,实现气象探测领域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满足全球无缝隙天气预报的需求,推动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

☁️ **天气雷达网建设成果显著:**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天气雷达网,由540余部S、C、X波段天气雷达组成,实现城市人口密集区全覆盖,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和气象物理量定量遥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气象观测系统实现全面升级:**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先进气象观测系统,包含近8万套、340余种型号装备,开展100多项观测项目,每日观测数据量达15TB,支撑了全球网格化的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 **气象探测科技创新持续推进:**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天气雷达短临监测预警、北斗探空升级换代、地面观测自动化等核心业务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科技成果产出和人才培养。

💡 **探索气象科技发展新路径:** 面向全球无缝隙天气预报需求,气象观测将拓展至对大气、地表、海洋等多圈层地球系统的综合观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气象深度融合,将推动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升级。

🧑‍🎓 **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中心将着力培养气象探测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为气象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会议强调,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这些振奋人心的举措,为深化气象探测高质量发展,推进气象探测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观测是做好气象业务全链条各环节的重要基础,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支柱。“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在国家站网工程和气象雷达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投资保障下,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

    天气雷达是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的“国之重器”。1998年起,我国建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2015年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网进行双偏振技术升级。目前,我国已建成由540余部S、C、X波段天气雷达组成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天气雷达网,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达到43.6%,城市人口密集区实现全覆盖。天气雷达不仅能实现对强对流天气的临近监测预警,还可实现对高空风向风速、降雨强度等气象物理量的定量遥感,在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发挥着“前哨”作用。

    此外,我国还建成由近8万套、340余种型号装备组成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先进的气象观测系统,开展100多项观测项目,每日观测数据量达15TB,支撑了全球网格化的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开展。

    目前,我国天气雷达软硬件设施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高空观测创造性实现放一次探空气球得到“上升-平漂-下降”三段观测数据,垂直观测实现5条大气廓线垂直精细化连续观测,大型无人机观测具备我国近海、80%国土面积8小时的观测覆盖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进行专章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天气雷达装备研发应用为突破口,坚持把突破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一方面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开展雷达观测试验,推动科技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优化改进,实现迭代式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的技术牵引作用,培育以科技领军企业牵头主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创新主体高效协同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初步建立“部门主导、多方参与、协同竞争”的气象大型装备研发机制。

    同时,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立足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天气雷达短临监测预警、北斗探空升级换代、地面观测自动化、大气成分观测设备国产化等核心业务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大力发展地基遥感垂直观测、飞机机动观测,加快“国-省-台站”三级数据质量控制平台建设,打造全链条观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气象仪器计量检定自动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

    在项目、平台、政策、人才等方面,中心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多管齐下开展新一轮科技创新改革,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助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

    一方面,科学谋划研发布局,持续开展科技攻关。建立“研发探索、业务改进、青年人才培养”三大类研发项目,统筹科技资源持续跟踪和支持。一体化布局创新平台,不断深化开放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科技成果产出和有组织的人才培育。深化部门合作,推动国际科技交流。

    另一方面,创新成果评价转化机制,推动成果业务应用。建立以业务应用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开展已转化成果的跟踪评估和优化升级。强化人才资源建设,多措并举培育人才梯队。着力培养气象探测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进入新时代,面向全球无缝隙天气预报的发展需求,气象观测从测量和观察地球大气拓展至对大气、地表、海洋等多圈层地球系统的综合观测。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与气象深度融合,必将带来新一轮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的升级。为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将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强化观测装备标准化建设,提升协同观测能力,努力探索气象科技发展新路径,实现气象探测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气象探测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天气雷达 气象观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