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2024年11月27日
[今日要闻] “中国天眼”发现新脉冲星超1000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天眼FAST在脉冲星探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24年11月已发现超过1000颗脉冲星,数量超过同期国际其他望远镜的总和。这些脉冲星包括大量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为研究脉冲星形成、恒星演化、广义相对论、引力波等提供了重要数据。FAST还取得了其他重要成果,如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测量双中子星质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等,未来有望在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快速射电暴起源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超过同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数量总和,其中包括大量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为研究脉冲星形成和恒星演化提供了重要数据。

🌟脉冲星是研究四大相互作用和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的天然实验室,FAST的观测数据可用于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对脉冲星物理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FAST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包括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测量双中子星质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首次测量年轻脉冲星的三维速度等。

💡FAST未来将提升灵敏度和空间分辨能力,实现射电暂现源定位和综合孔径成像,拓展其科学能力,有望在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快速射电暴起源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未来FAST有望在纳赫兹引力波信号探测、揭示快速射电暴起源、发现黑洞-中子星双星、揭示中子星状态方程、解决哈勃常数危机等方面做出更多重要贡献。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的“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获悉,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其中包括大量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对理解脉冲星的形成和恒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脉冲星是转动很快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它是最致密的天体之一,有极高的密度、极强的磁场和极强的引力,被公认为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超级明星”。自1967年英国科研人员发现第一颗脉冲星以来,国外科研人员已经发现约3000颗脉冲星。

    “脉冲星是研究四大相互作用和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的天然实验室,通过观测脉冲星,可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为脉冲星物理等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朱炜玮介绍。

    由于具有很高的灵敏度,FAST自2017年调试以来发现了1000多颗新脉冲星,并取得了相当多的重要成果,包括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测量了双中子星的质量并实现了高精度的引力论检验,发现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首次测量年轻脉冲星的三维速度等。

    “从2020年开始,我们团队对银河系的盘区进行脉冲星巡天,新发现的暗弱脉冲星成为揭示银河系中暗弱脉冲星族群的关键证据;同时,我们团队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为理解目前尚无定论的双星演化途径提供了核心数据,其中也不乏监测引力波的优良探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说。

    朱炜玮表示,FAST未来将探索通过在望远镜周围增加辅助天线的方式,提升望远镜的灵敏度及空间分辨能力;同时,实现射电暂现源定位和综合孔径成像的跨越式能力提升,以增加FAST的覆盖天区科学能力。

    “未来,FAST将做出更加重要的成果,如纳赫兹引力波信号探测、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发现黑洞-中子星双星、揭示中子星状态方程、解决哈勃常数危机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戴子高对FAST的未来充满期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FAST 脉冲星 中国天眼 射电望远镜 天文发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