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11月26日
2000多家企业碰瓷人保、平安销售统筹车险 车主出事后找不到人理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许多车主反映在购买车辆商业险时遭遇了“统筹险”的陷阱。这些统筹险公司打着正规保险公司的旗号,实则通过保险中介在各地销售违规保险产品。车主购买后往往难以获得理赔,甚至遭遇公司跑路,损失惨重。据悉,这类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监管存在难题,且其赔付准备金不足,存在极大风险。专家呼吁,必须加强监管,警惕此类统筹险,避免车主遭受损失。

🚗 **统筹险打着正规保险公司旗号,实则为违规保险产品:**这些公司名称中常含有“人保”、“平安”等字眼,混淆视听,通过保险中介向车主销售统筹险,导致车主误以为是正规商业险。

⚠️ **车主购买统筹险后理赔困难,甚至遭遇公司跑路:**统筹险的赔付准备金比例低,一旦出现赔付压力,公司可能卷款跑路。车主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难以找到保险公司理赔,即使起诉也难以获得赔偿。

🔍 **监管难题:**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主要监管合规持牌保险企业,对这些“统筹公司”缺乏监管权限,且其运营地点与注册地不符,公安部门也难以将其认定为诈骗。

💰 **赔付准备金不足:**一些统筹公司仅将统筹费的10%作为赔付准备金,远远不足以应对风险,一旦出现大量赔付,很可能导致公司破产或跑路。

🚨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保险行业专家指出,统筹险已成为车险市场的新乱象,需要加强监管,避免更多车主上当受骗,维护车险市场秩序。

快科技11月26日消息,据央广网报道,记者近期接到许多车主反映,他们买车辆商业险时,却买到了“统筹险”。

这些统筹险的公司名称里含有“人保”、“平安”等字眼,以正规保险公司的名字混淆视听。

据悉,统筹险原本是在运输企业内部的互助,每位乘员缴纳一定费用,出事故后司机可以从这笔费用中获取赔偿,但目前很多企业注册机动车安全统筹业务,通过保险中介在各地销售此类产品。

车主购买统筹保险后,一旦发生事故后,往往找不到保险公司理赔,或者理赔极难,即便车主成功起诉此类统筹保险公司后,也没有可执行的财产。

目前,此类名为“统筹”实则变相销售违规保险的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监管和追责问题都很难。

一位车队老板介绍,他的车队购买了中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统筹险”,保险期间,车队发生两起大事故,判给死者家属62万多,结果中顺公司就认赔10万元,如果不同意的话就等着。

最终,无奈之下,他们车队认赔后,中顺又要他们提供证据,他们准备了之后,后来中顺公司就不联系他们,最终10万元的赔偿款也没有到手。

记者发现,中顺这家公司注册地在河北石家庄,已涉及2220起民事诉讼被告,执行案件1467起,总金额超过2.7亿元,原告遍布全国各地。

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也透露,他们只能监管合规持牌保险企业,此类“统筹公司”不在其监管职责内。

并且,这类公司虽然不在注册地运营业务,但公安部门依然能够联系上他们负责人,也能给出退款,很难将其认定为诈骗,他们也无可奈何。

有保险行业专家表示,此类统筹公司的车险保单,都是照抄保险公司的,但一些公司只计提统筹费的10%作为赔款准备金,这是远远不够的。

一旦统筹金有赔穿的迹象,这些公司很有可能会卷款跑路,这也是大量统筹保险公司频繁暴雷的原因所在。

而此类统筹公司,如今开始大面积通过保险中介向普通车主推销统筹险,已经到了必须踩下刹车的时候。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统筹险 车险 保险诈骗 监管 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