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2024年11月25日
[区 域] 北京东城“以赛代评”促科技成果落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市东城区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举办的“创新硅巷 集贤东城”科技创新大赛圆满落幕,多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科技成果获奖并签约落地东城区。大赛聚焦人工智能、文化科技、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碳中和等领域,评选出64个优秀项目,其中16个项目现场签约,未来将在东城区进一步开展成果转化。东城区通过改造存量空间,打造“硅巷”,并建设金隅环贸科技创新中心,为初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供孵化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东城区科创产业发展。

🤔大赛聚焦5大赛道:人工智能与新一代数字经济、文化科技融合与新消费、生物医药与数字医疗新业态、集成电路与物联网、碳中和与能源科技,评选出64个优秀项目,展现了东城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活力。

🏆16个参赛项目现场签约落地东城区:这些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未来将在东城区进行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例如,利用等离子体裂解甲烷获得氢气和碳纳米材料,以及开发新型基因递送材料等。

🏢东城区“硅巷”建设:利用城市中心的存量空间,推动科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金隅环贸科技创新中心:为初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务,包括资源平台、国企央企优势资源等,推动创新中心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对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以赛代评”机制:通过大赛的形式,遴选和培育优秀科技项目,促进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东城区科创产业发展。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星)利用等离子体裂解甲烷,不仅能以远低于电解水的成本获得氢气,还能制备可用于锂电池生产的碳纳米材料;一种全新的基因递送新材料比传统的病毒递送载体更高效,为基因治疗等应用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记者11月22日获悉,北京市东城区联合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发起的“创新硅巷 集贤东城”科技创新大赛结果日前揭晓,多个发展潜力巨大的成果获奖。

    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丹表示,大赛发挥人才聚合器和项目孵化器的作用,通过“以赛代评”让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落地东城,推动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深度合作,促进优秀项目加速转化。

    据介绍,大赛经过近三个月的两轮路演评审,从人工智能与新一代数字经济、文化科技融合与新消费、生物医药与数字医疗新业态、集成电路与物联网、碳中和与能源科技5个赛道中评选64个优秀项目。其中16个参赛项目现场签约落地东城区,未来将进一步开展成果转化,助力东城区“硅巷”建设。

    东城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城区“硅巷”以城市中心的存量空间为主要载体,通过对存量空间进行改造,推动科创产业集聚发展。

    为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园区推动建设了金隅环贸科技创新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启用,未来将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利用区内国企央企的优势资源,为初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务,推动创新中心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对接合作。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创新 硅巷 成果转化 东城区 创新大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