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鲁加 2024年11月22日
东京行流水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作者分享了其在东京走访多家公司后对日本创业环境的观察,涵盖To B业务、人才招聘、合作关系、市场特点等方面。文章指出,日本To B业务需要注重长期投入、本地化和信任关系,人才招聘需重视日语能力和文化理解,市场环境相对稳定但竞争较少。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日本电商、小社群、企业文化等方面,并分享了作者在东京的一些生活感受,如百年老店、书店文化、餐饮等,展现了日本独特的商业和文化氛围。

🤔**To B业务特点:**在日本,To B业务需要注重长期投入,建立信任关系,并做好产品本地化工作,包括UI、交互等方面的调整。同时,PLG模式不一定适用,需要当地销售和技术服务支撑。

🤝**人才招聘与合作:**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人才,尤其注重候选人的日语能力、文化理解和商业习惯,第一人的选择至关重要。合作关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价格竞争的作用相对有限,注重“尊重”的文化氛围。

📊**市场环境与特点:**日本市场相对稳定,但规模不算特别大,电商渗透率较低。蓝海市场机会较多,SEO竞争较少。企业和政府对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较为敏感。

🏢**企业文化与习惯:**日本企业普遍较为保守,员工风险承担意愿较低,上下级关系清晰但决策流程较慢。企业文化注重细节和文档,重视信誉和口碑,员工的“生涯收入”也受到关注。

🇯🇵**其他观察:**日本存在大量的小微企业,小社群可能存在潜在需求。日本电商发展较晚,很多企业选择委外运营电商业务。此外,文章还描述了日本独特的文化氛围,如百年老店、书店文化、餐饮等。

原创 wulujia 2024-11-22 22:08 新加坡

上周在东京,走访许多公司,还抽空蹭老朋友饭

上周在东京,走访了许多公司,收获了一些在日本创业的信息:

To B 业务

- Ashisuto 寻找新的软件时,每年大概要看 1000+ 个产品,但最终能签约的只有 1-3 家

- 在日本招聘,第一人的选择很重要:懂日语,懂日本文化,了解商业习惯,注重细节

- 日本的合作关系极大基于信任,简单粗暴的价格竞争,用处没有其他地方那么明显

- PLG(产品驱动增长)不一定行得通,to B 产品一定需要有当地的销售和技术服务

- 日本有许多动辄百年的企业——不仅是大公司,甚至很多路边的小店,也有几十上百年

- 伊藤忠的一位中层管理认为,伊藤忠每年投 1 兆日元挖掘人才,花 20 年时间培养一个能当子公司总经理的人,这是他们做得好的

- 在日本做 2B 生意,还是要吃饭、喝酒、唱歌——后两个或许才是逐步接受的象征

- 做好长期投入,慢产出的准备,大项目先以两三年为基础来谈,不能急

- 当地企业非常在意“案例”,要找标杆案例,很重要但很困难

- 日本大公司的职员普遍不愿意承担风险(就是打份工而已)

- 上下级虽然很清晰,但是 top down 经常很难做,中层或者执行层很容易无限期 delay

- 基本也没有“回扣”这种事,更在意“尊重”——带着吃饭(一次)、喝酒(二次)、唱歌(三次),必须有二次三次

- 日本人的喜欢不喜欢不怎么表现出来

- 日本算是个很健康的市场,不算特别大,但是比较稳

- 要做好产品的本地化工作,UI、交互上也要做调整

- 需要非常尊重当地文化,例如:不要只招懂中文的人、不要只用微信等

- 找到适合自己的日本员工

- 认真拜访日本客户,从用户身上学习

- 放权给日本员工

- 尊重日本速度,尊重日本人的习惯(比如时间观:会议开一个小时,就应该一小时结束)

- 日本企业进入中国的几个割裂:与中国市场割裂(以为跟日本市场一样)、与总部割裂、与中国合作伙伴割裂。反之亦然。

- 销售方面的一些经验

1. 先减法再加法。高度聚焦行业,客户和产品

2. 做好直销。直接做客户,倒逼渠道合作。

3. middle up 和 middle down 客户关系建设。

4. 相信自己就是大牛,可以通过顾问咨询提升自己。不迷信友商里的大牛,不从友商挖人(大概率不匹配)。

- 招聘

- 立好目标,找对人。帮助他们成功。

- 挑对零到一有成就感的人

- 挑销售人才不太在意能不能带来资源

人才市场情况

- 在 Ashisuto 这样的软件代理商公司里,居然有大概 1/2 的人是在家办公

- 日本技术人才还比较在意和希望能够远程办公

- 东京天黑得很早,五点前就几乎全黑了,伊藤忠是 5:15 下班。6:15 还看到很多人陆陆续续从楼里出去——也还是有加班的

- 极缺工程师,日本本土的开发人员也基本比较躺平

- 日本的失业率 2-3%,求人倍率很高,有些甚至达到 1:7——一个人求职,有七个岗位等着他,因此失业者可能只是过渡,或者纯粹不想找工作

- 日本是个信用社会,因此大家都还在意信誉、口碑

- 很多公司会计算大家的“生涯收入”,入职一直到退休,能拿多少钱

- 普通工程师在日本可能是 20-30w 人民币的年收入

- 在日本,开除员工非常困难

政府和政策

- 相比中国,日本的安全法规——个人信息保护法,会宽松一些

- 相比中国,日本企业上市更容易一些,要求更低

- 这两年日本政府有要求企业要有电子账单,因此电子化进程稍微快了一些

- 日本公司、政府还是会介意外国(尤其中国)企业可能存在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市场

- 蓝海市场。美国公司一般优先做美国市场,因此日本市场有了一个时间差。流量占比 80%

- 日本的 SEO 竞争非常低

- 日本的电商渗透率在疫情前不到 10%,目前差不多 13%,还是远低于中国

- 日本电商的特殊点

- 从业者很多是线下先做起来甚至做了很多年才转线上的

- 电商 SaaS 的销售,不能单纯靠 Top down,而是一定要找到关键部门关键人,光找老板不够

- 很多企业的电商业务是委外运营,而不是自己做,因此可能需要找服务商沟通

关注细节

- 细节处理:准备好细致的安全表格、产品对比表格、服务体系(邮件咨询当天回复等)

- 日本企业很在意文档,相比之下,中国公司的文档水平极差

To C、小社群、多样性

- 日本有 97% 各种各样的小微企业——这种情况下,或许小社群是有潜在需求的?

- 2C 市场在日本和 2B 不太一样,产品需要做的改动没那么大,可能也不需要放很多人在日本

此外,horse 带我在神保町晃荡时,感受有:

- 大量百年老店。比如百年老唱片店、旧书店、咖啡厅。horse 的解释是:祖上阔过,因此可能楼、地是店家的。可以低成本做喜欢的事。以及,重关系/人情/承诺,可以有非常长的合作关系。

- 书店里有出租“格子”。小出版社、作者可以租格子放自己的书。

- 有些新老结合,比如有漫才,有 Zine 店。

- 一般装饰都很干净,随手写、画的图文都非常别致。

- 有些有特别小型、个性化的展览。

- 烤肉店几乎可以自助,产品设计得很不错。桌子、餐盘、菜品、烤架都设计得很好。

- 岩波出版社的系列,做得很久,选品很好,系列书籍甚至出到了数千本。

以及,arrow 请我喝了顿酒,又吃了顿高级餐厅,感受是:环境优雅,东西好吃,服务恰当,就是——规矩有点大。我跟 arrow 感叹:以前总是嘲笑他附庸风雅,没想到他居然风雅了二三十年,现在,倒是看不出附庸痕迹了哈哈。

--

欢迎你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们一起聊聊创业、产品、运营、阅读。微信识别二维码,付费即可加入,如不满意,72 小时内可在 App 内无条件自助退款。——>星球创业笔记传送门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日本创业 To B业务 市场环境 企业文化 本地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