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11月22日
私募让利,大V梁宏宣布未来6年不主动通过分红提取业绩报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部分私募机构开始调整业绩报酬提取方式,例如海南希瓦私募实控人梁宏管理的基金未来6年不再主动分红提取业绩报酬,仅在投资者赎回或基金终止时被动提取。这种变化源于投资者建议,以及市场环境变化。此外,行业内也出现“价格战”,部分私募降低管理费甚至免收业绩报酬,以吸引投资者,如磐松资产在2年半内规模突破百亿。但也有私募认为,长期业绩表现才是关键,暂不考虑加入费率战。本文探讨了私募业绩报酬提取方式的变革,以及行业费率竞争的现状,并分析了不同计提方式的优缺点。

🤔海南希瓦私募实控人梁宏管理的基金未来6年将不再主动分红提取业绩报酬,仅在投资者赎回或基金终止时被动提取,此举源于今年上半年部分基金高位主动分红后净值下跌,公司听取了投资者的建议。

📈部分私募机构为了吸引投资者,开始降低管理费甚至免收业绩报酬,如磐松资产通过“0业绩报酬”策略在2年半内实现了百亿私募的进阶,引发了行业内的费率竞争。

📊私募业绩报酬提取方式主要有三种:高水位法、业绩比较基准法和门槛收益率法,其中高水位法在震荡市中容易引发争议,业绩比较基准法和门槛收益率法则相对更稳妥。

💰私募行业内“价格战”的参与者目前还较少,不少私募认为长期业绩表现才是关键,暂不考虑快速加入“价格战”,认为牺牲费率换来的规模和客户认可只是暂时的,长期业绩才是核心竞争力。

💡监管降费让利是中小私募突围的利器,但当前并未引起大规模跟随,多数私募更重视长期业绩表现,而非一味追求规模扩张。


财联社11月22日讯(记者 闫军)又有私募开“卷”业绩报酬提取。

11月22日,海南希瓦私募公告称,即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之前,公司实控人梁宏担任基金经理的全部产品(梁宏基金产品)不通过分配收益的方式主动提取业绩报酬,仅在投资者份额赎回日和基金终止日被动提取业绩报酬。

在业内看来,此次变更业绩提取报酬方式,意味着梁宏管理的产品承诺未来6年不再主动通过分红的形式提取业绩报酬,只有在投资人赎回及产品清盘的时候才会提取。

私募在费率、业绩报酬提取方式上让利近期屡见不鲜。11月初实盘交易的茂源A500指增在固定管理费率上调降,对标公募;同期发行的磐松核心资产指数增强1号,费率设置为管理费1.2%,但是延续了0业绩报酬的传统。

在业绩基础之上,费率“价格战”做大规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部分产品0业绩报酬的磐松资产用2年半实现了百亿私募的进阶。但是也并非所有私募都认可这一方式,有多家私募表态,暂不考虑加入费率“价格战”,把精力放在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上。

梁宏所管25只基金6年内不再主动提取业绩报酬

梁宏所管产品未来6年不通过分红提取业绩报酬,原因在于“听劝”。

梁宏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他所管的私募产品合同规定业绩报酬提取有三种形式,即分红、赎回和产品结束时。“今年上半年部分基金在高位主动分红提取了业绩报酬,但是后面基金净值跌了,公司听从了投资人的建议,承诺未来六年多不会主动分红来提取业绩报酬。”

随后,梁宏也在雪球对上述原因向投资者进行了同步说明。雪球是梁宏的主要交流平台,他该平台有85.5万粉丝。今年924超预期政策之前市场成交量低迷,梁宏多次在社交平台发帖喊话投资人“坚持正确的理念,短期波动总是要承担的。”9月11日,他再次发帖称:投资磨炼的是心性,千万不能被波动影响。当日连发7条帖子,他自己也表示:今天发了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天的帖子。

除了梁宏自身较为活跃,希瓦私募今年以来连续出手十余次自购也赚足了眼球。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希瓦私募、小牛系列、希瓦炼金系列基金经理等相关人士年内已经连续12次自购,累计自购金额达到7740万元。

从业绩来看,今年梁宏管理产品表现不错。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有业绩展示的25只梁宏担任基金经理的产品,今年以来均实现正收益,其中表现最好的“希瓦炼金精选C”今年以来收益为26.08%,收益较低的“钱塘希瓦小牛2号”今年以来收益为7.72%。

业绩报酬计提方式早有改变

变更业绩报酬的计提方式在行业已有先河。早些时候,徐星私募公布了旗下产品徐星成长一号业绩报酬计提方案变更,产品业绩报酬计提时机由“产品分红时、客户赎回时或产品清盘时计提”,变更为“客户赎回时或产品清盘时计提”。此外,还对业绩报酬计提进行了优化,即由“产品收益部分的18%”,变更为“对标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部分的20%”。

业绩报酬计提一定程度上把私募与客户绑定在一起,驱使管理人做好基金业绩,对于私募而言,业绩报酬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私募计提业绩报酬较为普遍,根据监管指引,要求业绩报酬的计提比例不应超过业绩报酬基准以上投资收益的60%。一般而言,超额业绩报酬计提在20%-30%左右。

行业总有鲶鱼出现。2023年6月,名不见经传的磐松资产宣布,旗下指数增强策略产品免收业绩报酬和申购费,多空对冲策略产品则免收管理费,搅动了行业原本波澜不惊的费率市场。

“价格战”效果惊人,磐松资产的规模节节攀升,5月底为10亿元,7月底翻倍至20亿,今年3月管理规模超过50亿,到了7月就突破100亿,晋升百亿私募。

茂源量化则在今年备受关注的中证A500赛道的产品上对费率结构进行了调整,直接对标公募。

茂源量化表示,由于A500指增的定位是工具型产品,希望在宽基指数的β上实现α,对标ETF、公募行业基金,因此在费率标准的设计上参考了相关品种的费率,拟设固定管理费用0.8%。同时由于指增产品的目的是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为了保证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一致,仅针对超额部分计提业绩报酬。

公募指增产品管理费率上限为1.2%,在费率改革背景下,新发基金费率逐步优化。截至当前,公募指增产品管理费率在0.8%、0.9%左右。

此外,为了鼓励长期持有,私募行业还有“软”锁定的费率创新,星石投资对费率进行了优化,旗下某产品3年内赎回的话会收取赎回费用,超过3年不收取,相当于软锁定3年。此外,年化单利超过10%才提取业绩报酬。

当前私募“价格战”跟随者尚是少数

私募设置超额业绩报酬计提的初衷,在于激励私募管理人更努力地提升业绩表现,当前在私募三种业绩报酬计提方式较为常见。

具体来看,一是高水位法计提,是指累计净值在业绩报酬计提日创新高的时候,对超过历史业绩报酬计提日累计净值最高值部分的一定比例进行计提,简单理解就是只有在基金净值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的时候,基金经理才能计提相关报酬。

二是业绩比较基准法,计提基准为与投资策略相匹配的市场指数或指数组合,计提基数为超出相应指数或指数组合的相对收益。这也是此次幻方在产品中设置的计提方式。

三是门槛收益率法,计提基准为固定的年化收益率,即门槛收益率,计提基数为基金实际年化收益率超过固定年化收益率的相对收益。

其中,在震荡市中,高水位法计提在近期饱受诟病,尤其是在净值创新高,私募管理人提取了业绩报酬后,一旦行情急转直下,持有人亏损后自然会对此前的业绩提取方式有异议,亦有头部私募因该方式深陷客户诉讼中。

监管降费让利是中小私募突围的利器,但是当前并未引起大规模的跟随。不少受访私募表示,降费可能是长期趋势,当前并不希望快速加入“价格战”,牺牲费率换来了规模和客户的认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期业绩表现才是关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私募 业绩报酬 费率 价格战 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