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024年11月20日
“成都造”天行者人形机器人 12 月 30 日发布:将“入职”柔性产品制造业企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天行者”人形机器人将于12月30日面世,目前已完成原型机行走训练和算法验证,第一代本体也进入生产制造阶段。这款1.65米高的人形机器人计划“入职”柔性产品制造业,旨在克服传统机器人的局限性,通过大模型、算法和数据优化,使其更具“人味儿”,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研发团队在关节弯曲弧度、感知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测试,力求模仿人类关节活动范围,提升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此外,成都已落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成都造”机器人进入景区常态化工作,标志着机器人进场景应用的新阶段。

🤖 **“天行者”人形机器人即将面世:**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天行者”人形机器人将于12月30日面世,目前原型机已完成行走训练和算法验证,第一代本体也已进入生产制造阶段,预计12月初可进行整机组装测试。

🚶 **“天行者”具备更先进的运动能力:**相较于传统机器人,“天行者”在行走姿态、稳定度、灵活度、避障感知能力等方面更胜一筹,研发人员通过反复测试,力求使其数据模型更精准,最大程度模仿人类关节活动范围。

🏭 **人形机器人计划“入职”制造业:**“天行者”身高1.65米,目前已找到工作,计划“入职”柔性产品制造业企业,展现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 **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落地:**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已正式落地,基金目标总规模达10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10亿元,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成都造”机器人的发展。

🏞️ **“成都造”机器人进入景区常态化工作:**“天行者”的亮相标志着“成都造”机器人进入景区工作的常态化序幕正式拉开,未来将有更多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机器人进入景区承担不同工种并进行常态化工作。

IT之家 11 月 20 日消息,据红星新闻今日报道,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成都造”人形机器人 —— 天行者将于 12 月 30 日面世,目前原型机将开始进行行走训练,并且完成了算法验证。第一代本体已进入生产制造环节,预计 12 月初可进行整机组装测试。

据报道,该机器人身高 1.65 米,目前已经“找到工作”,计划“入职”柔性产品制造业企业。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程卿苗介绍,人形机器人具有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潜力大的特点,但若要实现量产,还需要克服成本、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适配等挑战。

相较传统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更有“人味儿”。程卿苗表示,“行走姿态、稳定度、灵活度、避障感知能力等更先进。当然,机械化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相信,通过大模型、算法、数据等优化与升级,它会越来越有人味儿,能适应不同的场景,辅助人类完成更多工种。”

据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周江透露,为了让“天行者”人形机器人的下肢关节、手臂等身体零部件的弯曲弧度、感知控制能力等更有“人味儿”,研发人员反复测试了上百次,目的是使其数据模型更精准,能够最大程度模仿人类关节活动范围。

综合IT之家此前报道,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月底投放使用了机器狗“灵瞳”作为宽窄巷子的“巡逻员”,进行夜间安全巡逻示范,巡逻内容包括火灾防范、治安维护等。

此次机器人产品的亮相,是机器人进场景长效机制的首次实践,标志着“成都造”机器人进入景区工作的常态化序幕正式拉开。未来,将有更多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机器人,进入春熙路、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景区承担不同工种并进行常态化工作。

10 月 24 日,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正式宣布落地,该基金注册在成华区,为成都都市圈首只涉及机器人产业的国资管理基金,基金目标总规模达 100 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 10 亿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形机器人 天行者 成都造 人工智能 机器人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