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2024年11月20日
大家有没有在大城市打了几年工回县镇老家考了体制内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两位毕业后在北上广深工作,随后回东北小城市考取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同学,尽管收入稳定,社会地位提升,却展现出不快乐、负能量满满的状态,他们依靠旅游来麻痹自己,并向在外打拼的朋友借钱旅游。这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这种心态是否普遍存在?从大城市回到家乡的人是否都会经历这种迷茫和焦虑?文章探讨了体制内工作带来的稳定与满足感,以及部分人回乡后产生的心理落差和价值观冲突,引发了对小镇青年回乡发展道路的思考。

🤔两位同学毕业后在北京和深圳工作,月收入1-1.5万,攒钱回东北小城市考取公务员和事业编,看似实现了父辈眼中的成功,却感到不快乐,并通过频繁旅游来麻痹自己。

💰体制内工作虽然稳定,收入在小城市也较高,福利待遇也不错,但由于消费水平低,娱乐场所少,导致部分人感到生活缺乏乐趣和挑战。

😔作者观察到回乡的同学心态变化,从活泼开朗变得不活泼,负能量满满,并由此产生动摇,质疑体制内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作者发现,那些一直生活在老家的人反而对现状感到满足,引发了对回乡后心态变化是否普遍存在的思考。

👨‍👩‍👧‍👦作者的父亲也施压让他回乡考取体制内工作,作者因此产生犹豫,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

有两个同学是这样的,毕业后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干了几年,基本上月入都是1w-1w5之间,攒了点钱回东北老家考了公务员和事业编,都是鹤岗那种小地方。其实他们在我们父辈眼中都已经是被人羡慕的角色了,但他们两个自己好像不怎么开心,我们有群经常联系,每年聚一次,或者家里有朋友结婚我也会回去,感觉他们进了体制内以后就变了,不活泼了,而且负能量很满,靠旅游来麻痹自己。工资支撑不住自己旅游,又不好意思找家里要钱,就找我们这些外面打工的借,每个节假日必须出去旅游,跟我说只有旅游的时候才感觉自己在活着。

按理说老家的体制内应该是我们这种小镇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好的归宿了,工资也不低,一个月 5k+,还不算各种福利,后面还会不停的涨,在老家都不太能花的完,因为消费确实低,而且没有娱乐场所,而且这种工作在老家那就是人上人,体面,有社会地位。这两年我爸也在不停给我压力,让我回家里体制内干,本来我是很想回的,考个事业编也没什么难度,我跟那几个朋友本来也约好了一起回家考,但是我看到他们回去以后的状态有点动摇了。

所以想问一下大家,这种心态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人问题?从大城市回去的都会有这种心态吗?我看那些一毕业就在老家的人反而过得很满足。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镇青年 体制内 回乡 心理落差 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