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1月20日
京沪之后,谁能拿下中国APEC第三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6年,中国将第三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继2001年上海和2014年北京之后,哪座城市将成为“APEC第三城”?文章分析了APEC峰会举办城市的特征,以及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的竞争优势。从国家战略定位、国际影响力、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经验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探讨了举办国际峰会对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例如提升城市能级和国际影响力。最终,文章指出,最终结果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宏观布局,一切皆有可能。

🤔 APEC峰会举办城市通常为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也包括其他国际化城市,如经济中心或旅游城市,体现了APEC会议面向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主题。

🏙️ 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具备成为“APEC第三城”的潜力,广州拥有综合性门户的超级定位,深圳侧重对外开放门户,成都则被赋予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重任,这些定位都与APEC的宗旨相契合。

✈️ 国际化影响力是重要参考指标,包括城市在GaWc世界城市排名、领事馆数量、航空枢纽等级等,上海、广州在领事馆数量和航空枢纽等级上占据优势。

🏆 举办大型国际盛会的经验也是考量因素,杭州、厦门、青岛、西安等城市都曾举办过G20、金砖峰会、上合峰会等国际峰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承办国际峰会能带来经济效益和城市能级提升,例如杭州G20峰会提升了城市国际影响力,厦门金砖峰会推动了城市发展定位的提升。

APEC,即将再次迎来“中国时间”。

据报道,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2026东道主,继2001年、2014年之后第三次举办APEC峰会。

前两次峰会花落京沪,2026年APEC,哪座城市有望脱颖而出?

能否承办重要国际盛会,历来都是城市能级和国际影响力的见证。

2026年,中国第三次成为APEC峰会东道主,前两次分别落地上海、北京,谁能第三城的有力竞争者?

京沪之外,呼声最高的当属广州深圳、成都其次,而举办过国际峰会的杭州、西安、厦门、青岛同样有一争之力。

作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APEC共有21个成员,涵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占世界人口的近40%,以及全球贸易额的60%以上,地位举足轻重。

从历届APEC会议的举办城市来看,各国一般都以作为政治中心的首都为首选地,但也不乏经济中心或其他国际化城市的身影。

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与经济中心悉尼,韩国的首都首尔与第二大城市釜山,越南的首都河内与知名旅游城市岘港,都是这种配置。

在国际上,不是每个国家都将峰会放在首都。

美国三次APEC峰会分别花落西雅图、夏威夷、旧金山,日本两次峰会分别落地大阪、横滨,俄罗斯唯一的一次放在了远东的海参崴。

究其原因,APEC会议是亚太经贸合作为主题,面向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是题中之意,相关举办城市自然也要有“面向亚太”的区位属性和经贸往来优势。

作为重大国际峰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不是一般城市所能承担,首都以政治交往功能为中心,而经济中心一般也是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范围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成为APEC会议的标配。

回到2026年APEC,谁最有希望成为中国APEC第三城?

京沪虽然都已举办过APEC峰会,但上海举办年份是2001年,迄今已有23年之久。

这23年,不仅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同样日新月异,从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逐步晋级为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和科技创新中心。

因此,如果要展现顶尖城市的突出发展成绩,新一届APEC会议未必没有再次放在上海的可能。

不过,这些年,上海早已成为众多国际级盛会的主场,未必需要APEC会议的再次加持。

抛开京沪来看,谁的希望最大?

其一,国家批复的战略定位,是否担起国际交往的重任,是不是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推动者。

从最新获批的各地2035总规可以看出,广州拿下了综合性门户的超级定位,这是与北京、上海足以比肩的高定位。

所谓综合性门户,指的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对内引领区域发展,对外承担对外交往、资源配置功能,代表国家开展国际交流。

与之对比,深圳则有“对外开放门户”的定位,着眼于外贸和投资层面,与APEC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宗旨相契合。

成都则被赋予“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重任,沈阳则拿下了“东北亚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均凸显了其国际影响力。

其二,是否具有国际化的影响力,领事馆数量、航空枢纽等级、跨国企业数量,以及更为宏观的世界城市排名是主要参考指标。

根据GaWc发布的2024世界城市手册,北京、上海位列Alpha+级城市,广州跻身Alpha级城市,深圳位居Alpha-级城市,成都、天津等城市跻身Beta+级。

GaWC关注的是全球连通性及全球化经济的融入度,衡量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以此来定位一个城市世界影响力。

从领事馆数量来看,上海、广州断崖式领先,成都其次,重庆、沈阳、昆明、南宁等地领先,而深圳、杭州等经济强市则没有领事机构。

领事机构数量,是一地国际交往水平的体现,往往布局在大区中心,与经贸联系度、跨国企业分布、外国人数量等息息相关。

国际航空枢纽也是如此。根据最新国家航空枢纽分级,北京、上海、广州为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成都、深圳、重庆、昆明等7城为区位门户,而大连、杭州、合肥等10城则为区域枢纽。

其三,有没有举办大型国际盛会的经验,是否具备担起大型国际盛会的实力。

北京、上海历来都是各大国际盛会和国际赛事的首选地,而在京沪之外,一众超大特大城市也开始崭露头角。

从国际峰会来看,G20之于杭州,金砖峰会之于厦门,上合峰会之于青岛,中亚峰会之于西安,都拓宽了这些城市的想象空间。

从国际大型赛事来看,广州、杭州先后承办了亚运会,深圳、成都先后承办了大运会,武汉有军运会,南京则有青奥会,多数城市都经历了大型赛事的历练。

当然,这些都只是坊间的猜想,谁能最终胜出,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宏观布局,一切皆有可能。

承办国际峰会,能带来什么?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型国际高端会议,几乎都花落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身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重新布局,加上国际地缘格局变化,一众强二线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或产业优势,借助国际盛会,开始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举行,杭州也成为北京之外第二个举办G20峰会的内地城市,“杭州共识”更将其推向了新的高位。

这些年,杭州一直以跃居“一线城市”为追求,这背后除了数字经济带来的强大助力之外,不乏以G20、亚运会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盛会的加持。

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举行,这场会议诞生的“厦门宣言”,鼎新了全球经济治理架构。

随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落户厦门。借助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厦门在十四五规划中,顺势提出了“五中心一基地”的超级定位,除了金砖基地之外,从国际贸易中心到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无不是以“国际”为起点。

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举行,青岛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举办上合峰会的城市,也是上合峰会扩员后举行的首次盛会。

借助这场盛会,青岛拿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超级利好,而“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口号从这里不胫而走。

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这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自古以来,西安就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西安再度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在中国与中亚关系日益密切的当下,西安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因此,国际峰会或国际赛事之于城市,既能带来经济层面“盘活一座城”的乘数效应,又能带动城市能级、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所以,中国APEC第三城,究竟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PEC 峰会 城市竞争 国际影响力 国家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