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高股息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局限性,认为高股息股的优势可能源于制度红利,而非自身竞争力。作者指出,新陈代谢是历史规律,科技股作为资本最聚集的领域,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文章批判了部分投资者过度追捧高股息,而对科技股避之不及的现象,认为这种偏见可能导致错失投资良机。同时,作者也强调了科技兴国的理念,并提醒投资者高股息并非一成不变,存在“伪高股息”的可能性。
🤔 **高股息股的优势可能源于制度红利:** 文章认为,许多高股息股的优势并非完全来自自身竞争力,而是受益于某些制度红利,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其竞争力可能下降。
📈 **科技股是资本最聚集的领域,科技兴国是时代潮流:** 作者强调,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股理应成为资本最集中的领域,投资者不应过分排斥科技股。
⚠️ **过度追捧高股息可能导致错失良机:** 文章批评了部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偏见,认为过度追求高股息,而忽略科技股的投资价值,可能会错失投资良机。
⏳ **高股息并非一成不变,存在“伪高股息”的可能性:** 作者提醒投资者,高股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并非永久不变,一些股票可能只是暂时的高股息,存在“伪高股息”的风险。
🚫 **否定其他投资风格是不合理的:** 文章反对将某些投资风格简单地定义为错误,认为任何时代都有适合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来源:雪球App,作者: 边城浪子1986,(https://xueqiu.com/2093337947/313463968)
说句难听的,昨天和今天的走势充分证明了所谓的高股息难堪大任,高股息涨大盘就跌,题材股涨大盘就活,不是我有什么偏见,看看美股前十大市值公司,有几家煤炭、银行、电信运营商?
新陈代谢是历史的规律,目前所谓的高股息股很多其实都是吃了制度红利,有一些人你吃了制度的红利赚了钱,就整天宣扬这套是合理的,是应该的,抱着那几个高股息股社会能进步?如果没有制度红利,放开竞争,那些高股息股还有多少竞争力,不能因为在高股息股上赚了钱,就否定其它投资方式。
趋利避害确实人之常情,确实以前有一段时间高股息适合低风险偏好的人投资,胜率也比较高,但否定其它投资风格,比如像说二十年前投资腾讯的人就是傻子,就是不应该。
任何时代都是科技兴国,科技股永远都应该是资本最聚集的领域,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谈科技色变,眼里只有高股息,是不是有点过头了?而且高股息是个动态概念,如果打上标签,也只能是“伪高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