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洛克肥乐,(https://xueqiu.com/9271529681/313294746)
与想做成其他事情一样,投资也需要有目标,不管是作为自我激励的手段也好,还是作为风险控制的方式也罢,目标都是不可或缺的。
投资目标有绝对目标,也有相对目标。如果你的绝对目标是年化10%,并且取得了12%的收益,而市场实现了平均20%的收益,相对来看你跑输了大势,但实际却完成了自己的绝对目标,应该感到满意,因为这种与市场平均收益的差异也许是你承担了更小的风险所致,而且如果你能够以低风险持续保持这个收益率,依靠复利的力量,长期是会有很不错的收益的。
相反,如果你亏损了10%,而市场平均亏损了20%,相信在比惨之余你也是乐不出来的,因为毕竟亏了钱。
当然,机构不管是涨还是跌都赚了管理费,他们更在乎的是对排名有用的相对收益,从而让投资者矬子里拔将军,继续给他们送管理费。
如果你想获取相对收益,最好的方式是投资费率最低的指数型基金,因为指数收益代表了市场所有投资者的平均收益。实际上,由于机构会产生各种成本,所以长期来看市场是一个负和游戏,低成本指数基金的收益应该会战胜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每天研究公司、看股票价格走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是为了什么呢?
是的,花费如此精力的投资者,一定是为了获取相对于指数基金收益而言的超额收益。
那么,如果以获取超额收益为目标,就要想清楚超额收益从何而来,追根溯源才能达成目标。
价值投资最重要的逻辑基础是市场并不是那么有效,总是存在着错误定价的机会,即价格偏离价值的情况,而价格与价值的差价中就存在着超额收益的空间。
于是,价格向上回归价值对应着安全边际和超额收益,价格向下回归价值就对应着风险。
因此,我们想获得超额收益,就要找到那些因为错误定价而存在价格将向上回归价值的股票。
比如,企业的基本面已经好转,但是却少有投资者关注和买入,原因是这个行业不是现在的热点、股价一直不涨、投资者对公司有固有的偏见、大盘弱势/熊市、对经济悲观,等等。
投资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内心活动选择了忽视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情况。
反之亦然,当股价大涨导致投资者追风买入时,投资者也会因为唯恐错过赚钱机会的内心活动而忽视了基本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因而给投资增添了风险。
啰里啰嗦的讲了这么多废话,这些和我们的投资活动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种因为错误定价获取超额收益或得到风险的行为就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比如最近在常山北明、润和股份等热门股上的情况,相信绝大多数买这类股票的人连这些公司的财报都没有读过,只是因为看到股价在疯涨,看到其他人因为买入而赚到钱,担心自己赚不到这么明显的唾手可得的财富,也相信自己绝不会是那个最后的接盘侠,所以闭着眼往里冲。相信很多人已经被套住了,即使这次能够安然脱身,在“成功”经验的引导下,将来只会冒更大的险、扩更多的钱。
又比如另一个极端,现在很多行业和公司有着创历史新高的经营业绩,但股价却跌跌不休。【中国动力】在复牌之后直接把停牌以后的涨幅全都跌没了,这还是在船舶大周期已经确定,公司三季报现金流爆棚的情况下。整个船舶行业的情况也差不多,以至于被大家诟病船舶周期是明牌,所以无法大涨。 经历了产能出清的周期低谷之后,确定周期已经反转的大周期行业,股价却不涨,很多人因为其股价不涨或下跌、有其他热点可追逐等原因卖出了原有的持仓,于是这种主观忽视基本面向好的投资者行为就产生了错误定价,价格向上回归价值的可能性反而因偏见而持续变大。
所以,大家从各经典投资书籍中都可以看到,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越跌越买,当可以以更便宜价格获得高价值资产的时候,价值投资者总是乐此不疲。
牛市初期最重要的是要买入足够多的筹码,牛市中期最重要的是不要丢失筹码,牛市末期最重要的是要将筹码变现。
这也是我近期持续增加持仓的原因,最近几天每天亏几万,但越跌越买,越感到安心,可能这也是前两年熊市中一直满仓并保证盈利带给我的信心。
最后,简单记录一下目前的持仓情况吧,最近两个账户都严重亏损,主账户中信目前总资产207w,副账户东方财富目前总资产66w,两个账户合计273w。
花费近一个月时间精选的A500精选组合表现也不佳:
当然,大盘如此软弱无力也恰恰验证了我的【宏观行情确认模型】,这两个月模型始终更没有给出牛市行情的确认信号,需要等到12月12-15号的宏观数据再确认了,从这点上来说,自己的分析结果得到持续验证要比账户的短暂亏损更让人高兴一些。
最后,祝大家账户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