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14:44 广东
11.21-12.31, 来广图帮马可·波罗“带货”~
展览背景
700多年前,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从遥远的威尼斯出发,踏上前往神秘东方的漫漫长路。
辽阔的东方古国让他深深着迷,在旅居中国的17年间,他游历了多个城市,从巍峨的朝堂到繁荣的市井,他见证了东方的无数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13世纪末,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口述而成的著作《寰宇记》问世,后来有了一个我们更为熟悉的名字——《马可·波罗游记》。
这部游记一经问世便被西方争相传阅和抄印,成为当时极受欢迎的读物,有“世界一大奇书”之称,可以说是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著作,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而在此之前,欧洲人对于遥远的东方世界还知之甚少。
"
然而,马可·波罗
究竟是怎样完成了他的“东方之行”?
为了到达世界另一端,
他度过了哪些危机,又见到了哪些奇迹?
"
70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在广州图书馆,通过VR技术,重启这段贯穿东西的传奇之旅!
从威尼斯的运河到中国元朝的辉煌,从丝绸之路的贸易繁华到文化交流的璀璨,这一切都将在“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VR体验展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
本次VR体验展由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州图书馆联合主办,以现代科技为载体,纪念这位700多年前的“先行者”,延续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故事。
本次VR体验展,
究竟有什么新奇之处?
一次360°沉浸式的VR体验
VR体验
你将化身威尼斯旅人——“马可·波罗”,通过VR观看设备以第一人称视角沉浸式体验马可·波罗精彩而艰辛的“东方之旅”。
从威尼斯运河出发,你将踏上广袤而荒凉的卢特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雄伟的山脉和偏远的山谷,穿过神秘莫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并在最后抵达传说中大汗忽必烈的夏宫——上都。
在这段旅途中,
你会期待遇到什么惊喜呢?
一段将历史“照进”现实的旅程
《马可·波罗游记》是研究 13 世纪中国与亚洲诸国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典籍。展览旨在引领观众沿着马可·波罗途径的路线进行一次虚拟旅行,将那些受书中内容启发而产生的想象与这位威尼斯商人所走过的贸易路线上的历史与地理现实融合在同一次旅程中。
在缺乏详尽的同时代资料的情况下,展览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场景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还原,这一360°沉浸式VR体验有时甚至比历史文献更令人感同身受。观众将以全新的视角走进马可·波罗的世界,探索其中的细节和场景,在此过程中将历史知识转化为令人回味的真切体验。
VR体验之外,现场还有
脑洞大开的互动项目
互动项目一:
“马可·波罗先生,
您有新订单请查收”
作为商人,马可·波罗此次出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做生意”。
他在出发时会选择携带那些商品沿途贩卖呢?
又会带着哪些东方特产满载而归?
怀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展览现场设置两大互动场景,从“繁忙的出发码头”到“熙攘的威尼斯市集”,你将穿越700多年的时空,设想自己和马可·波罗一起,为了收到的订单启程,奔赴东方寻找“奇珍异宝”……
提前来看看一些奇怪的采购要求
听说东方人常服用一种饮料,将某种植物的叶子放在水里煮,香气馥郁,据说还可以治病,帮助消化……“灵草”煮水,到底什么滋味儿?
听说在一个叫“赛里斯”的地方,盛产一种衣料,薄如蝉翼,做成衣服整件重量不足一两,不仅质地柔润,还可以排汗、保暖……好想知道,穿在身上是怎样的呢?
······
马可·波罗
威尼斯旅行家、商人
噢!这些订单实在让人头疼……我亲爱的朋友,您可以来展览现场帮我一把吗?
互动项目二:
留下你的“打卡”建议,
领“马可·波罗的回信”
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17年,曾到访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是否还有一些他未有机会探寻的地方?
假如我们可以给700多年前尚未出发的马可·波罗寄一封信,你会给他哪些必打卡的建议?
活动规则:
展览期间,在小红书、微博任一平台发布展览现场的照片,配上向马可·波罗推介中国城市或特色物产的文字,带上话题#广图传奇之旅展览#,并@广州图书馆,即可参与本次打卡领周边活动,凭已发布的内容界面可领取“马可·波罗的回信”明信片一张!款式随机,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派完即止。
领取地点:广州图书馆北八楼多元文化馆服务台(开放时间:10:00-17:30,逢周三闭馆)
领取时间:2024.12.1-12.31
这趟旅程的攻略应该怎么做呢?相信你一定能给我一些宝贵的建议……
展览现场还将展示包括《马可·波罗游记》在内的相关主题图书,邀请你从书中出发,带着更多感想和启发走进我们的展览,尽情探索马可·波罗眼中的丝路之旅!
末尾彩蛋
展览期间,还将不定期出现主题“船票”印章一枚,在旅途“出发”前不要忘了盖上你的登船凭证哦!
(请随时关注“广图多元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信息,
我们将第一时间公布“船票”印章发放时间。)
主办方: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馆、广州图书馆
END
欢迎关注
“广图多元文化馆”
微信公众号
图片及文本由广州图书馆专题服务部提供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由AI技术生成
编辑:林雪芳、萧凯茵、詹田
排版:林雪芳
审核:张江顺、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