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1月18日
一家月销6000单的小餐馆决定关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团拼好饭作为美团外卖的新业务,凭借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户,订单量快速增长。然而,背后却隐藏着中小餐饮商家的困境。文章以广州白云区一家月销量超6000单的拼好饭店铺为例,讲述了其因利润微薄而关店的故事。商家们面临着平台抽成高、补贴减少、食材成本上涨等压力,不得不绞尽脑汁降本增效,甚至减少菜品份量,最终导致盈利空间被压缩。同时,文章也探讨了美团拼好饭的增长策略,以及外卖市场用户增长空间趋于饱和的现状,并分析了美团通过扩大拼好饭覆盖范围、邀请品牌商家入驻等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 **拼好饭低价策略吸引用户,但商家盈利空间被压缩:** 以广州某城中村外卖店为例,月销量超6000单,但两个合伙人一年到手不到10万元,利润远低于其他行业。平台抽成比例高,商家需要承担平台服务费,且补贴政策变化导致利润下降。

📈 **平台订单量成为重要考核指标,商家竞争激烈:** 美团拼好饭更倾向于扶持价格更低的商家,导致商家之间陷入价格战,利润进一步被压缩。商家为了生存,不得不降低成本,甚至减少菜品份量,影响用户体验。

💸 **食材成本上涨加剧商家经营压力:** 今年以来,食材价格大幅上涨,例如辣椒价格涨幅超过5倍,进一步压缩了商家的利润空间。商家难以平衡成本与价格,被迫提高价格,导致订单量下降。

🛍️ **外卖市场用户增长空间趋于饱和,美团寻求新增长点:** 美团外卖用户和商家数量在2022年基本达到饱和,外卖市场用户增长空间已接近天花板。美团通过扩大拼好饭覆盖范围、邀请品牌商家入驻等方式,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平台交易额。

🔄 **外卖平台改变用户消费习惯,商家被迫参与竞争:** 平台优惠券和低价策略改变了用户消费习惯,顾客更倾向于使用外卖平台下单,即便距离店铺很近。商家为了获得客流,不得不参与拼好饭,即使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一个多月前,广州白云区某城中村附近的“爆单王”,不干了。

这家只做美团拼好饭业务的外卖店,月销量曾超6000单。

拼好饭是美团众多业务中的一颗新星,多次受到创始人王兴的肯定。其最大的特点是低价:用户可以买到几毛钱的奶茶、5.9元的猪脚饭。骑手送餐箱上都印着“10元就能点外卖”的宣传语。

在同行看来,这家店铺在热门赛道做到商圈头部,开业仅1年就关张,着实令人不解。

但店长刘霄说原因很简单:因为不挣钱。

每天凌晨五六点,刘霄就开始买菜、备菜,一天待在厨房的时间超过10小时。就餐高峰时段,墙上、货架上贴不下从机器里吐出来的两三百个订单。

刘霄也像机器人一样,每天重复着打饭、盛菜、打包、订袋等动作上百次。

一年算下来,门店流水60万元—70万元,两个合伙人各自到手不到10万元。“在广州,这个收入不如进厂打工,更不如街边炒粉的小吃摊。”24岁的刘霄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七年,从学徒成长为一名掌勺厨师。

他自认为足够了解行业门道,避开了常见的雷区:没有加盟品牌;店铺选在房租低、客流量大的城中村;只做快餐品类,出餐速度快,不易卡餐;厨房面积、设备、食材的成本都更低。

去年,攒下第一桶金的刘霄在创业之时,也曾信心满满。但现实给了他一记重锤。

从主站到拼好饭

入驻拼好饭前,刘霄先是在美团外卖主站做了2个月,亏了3万元。

他说,在美团的外卖主站,菜品是次要的,店铺运营才是关键。对像他这样的中小商家而言:主站规则多,又卷又难做。

商家的基础任务是保证顺利出餐、维护好评、管理差评、及时回复消息、处理退款退单等。

此外,平台设计了各类活动等待商家参与,如“神抢手”“霸王餐”“膨胀券”等。不报名或者少报名,店铺流量都会受到影响;报名太多又会影响利润,一般商家很难把握平衡。

很多商家给经济观察报展示的后台实际收款订单截图显示,在叠加多项优惠活动后,美团的抽成比例从原先的约20%,增加到了30%—40%。

中小商家不擅长运营,代运营服务商应运而生。

一家外卖代运营公司负责人称,他们服务过十万家中小餐饮商家,80%的店铺经过指导后能存活。在他看来,新店起号前期的关键是需要商家提供约250单的霸王餐,以吸引流量。加上运营方案设计等费用,前三个月的总成本接近1万元。

而很多小型商家的创业启动资金预算,只有两三万元。

刘霄没有找代运营。他的老乡——一位饿了么的业务经理看他亏钱,建议他入驻美团的拼好饭。因为后者的运营规则简单:降价就能提高销量,新店入驻与爆品都能拿到平台的补贴。

此外,拼好饭和美团主站的抽成模式不同。每笔订单,商家可以到手的金额是固定的,只需同业务经理谈好套餐和价格就能上架销售。

去年11月,刘霄正式入驻拼好饭,同时在平台上开了两家店铺,做高销量。一单的利润只有两三元。

以辣椒炒肉套餐为例,刘霄谈的到手价是6元—7元,加上餐盒、餐具等打包费,成本在5元左右。新用户下单只需要5.9元,老用户的下单价为11.9元。

除了到手价格低,平台还会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名义,要求商家购买各类增值服务,比如0.19元/单的拼单保,0.19元/单的准时保、0.07元/单的放心吃、0.04元/单的用户取消险等。

不少商家称,一单挣不到多少钱,很多时候反要倒贴平台不少服务费。

前期,刘霄的低价策略十分有效,每日订单稳定在200单左右,加入爆品活动,还能获得系统优先推荐。

爆品为刘霄带来了每单6块多的补贴,这是他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刚开始做“拼好饭”的几个月,每月能挣到2万元左右的刘霄,觉得还挺不错。

但今年,刘霄遭遇了双重打击。

先是拼好饭调整了爆品补贴策略,从6块多降到4块多。其次,下半年以来,食材价格成倍上涨,7月末的菜价达近十年同期最高。

刘霄说,每斤1块钱的辣椒涨到每斤6块多,“成本跳着涨,继续低价只有亏钱一条路”。

刘霄试着与业务经理沟通,把套餐的到手价提高到8元以上。但对方说,1块钱的价差可能带来几百单的销量差距。

最终,刘霄还是调高了价格。但店铺流水从高峰期的每月7万元,迅速腰斩。

这让刘霄意识到,拼好饭不缺更便宜的商家。他也选择在今年10月餐饮淡季前闭店止损。

商家降本增效

不少广州地区的商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周围很多月销量几千单的外卖店铺没开多久就关门或转让,大多展示出的流水数据可观,但利润微薄。

一家月销量万单的商家说:“现在单量上去不一定有钱赚,可能只是数据好看。”

多位拼好饭的业务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订单量是拼好饭今年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同一区域内,相似的品类,有的是商家愿意降价。拼好饭宁愿扶持价格更低的店家,把订单量做大。

早在2020年,美团就在多个地区试点拼好饭业务。直到去年,低价切中用户痛点,拼好饭的订单出现猛增。

今年第一季度,美团首次公布了拼好饭的数据:日订单量已达500万单。第二季度,拼好饭日订单量大幅增长,突破800万单。

交银国际预测,2024年—2025年,拼好饭订单量占美团外卖总单量将增至8%—9%。公开数据显示,拼好饭吸引了超过1.2亿用户,这一数量接近美团外卖整体用户的四分之一。

最初,许多商家加入拼好饭,是因为外卖主站与拼好饭的数据可以打通,拼好饭的订单量、好评能够计入主站,帮助主站店铺提高曝光度,增加销量。

今年4月起,外卖主站与拼好饭流量分离。拼好饭上线满90天后,其订单和评价将不再计入外卖门店中。

部分地区开通了拼好饭推广服务,商家需要花钱买流量,才能获得更多曝光。

当拼好饭的流量扶持红利消失,商家仍选择继续做拼好饭的原因是:不做线上,死得更快。

广东的奶茶店主李丽说,平台已经改变了用户的习惯,在各类优惠券的叠加下,顾客通过外卖下单,有时会比到店更便宜,即便是住在店铺周围的顾客,也不愿意出门购买了。

李丽自定义是在和5公里范围内的对手较量,加入拼好饭几乎没什么利润,还可能会亏损;但如果不参加,客流就会被对手抢走,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今年表示,每周有2.75亿人通过美团解决餐饮问题,平均每周使用7次,包括查餐厅、点外卖、买团购;在餐饮行业每天产生接近1亿笔消费,为平台积累了数据、价格、菜单、优惠折扣、地理位置,这些都会影响用户选择。

中小型商家们也在绞尽脑汁降本增效。减少拼好饭的饭菜份量,算是较为合理的做法。

去年,在北京市海淀区经营餐厅的王翔,收入减半。他在美团和拼好饭各开了2家店铺,销售湘菜、黄焖鸡米饭和烧烤等。黄焖鸡米饭尤其受欢迎,月销量超2000单。这道菜在他的店里堂食需要20元,拼好饭新手价不到5元,老用户约15元。

王翔会减少拼好饭的菜品分量,这偶尔会带来退款和差评,影响店铺排名。

美团寻找增量

在2024年9月的餐饮产业大会上,王莆中称,美团已经到了“最大的拐点”,“美团的增量已经很少,城镇人口到8亿之后涨不动了,没有什么新用户”。

这表明外卖市场的用户增长空间已接近天花板,与此相对应,美团的交易用户数和商家数量在2022年基本达到饱和状态。2022年四季度之后,美团便不再公布这两项数据。也是从2022年起,美团停止披露核心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金额数据。

具体来看,美团的年交易用户数在2021年达到6.9亿的峰值,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下降至6.78亿。在商家数量方面,2022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均保持在930万家左右。

外界有观点认为,外卖价格过高是美团缺乏新用户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美团2021年最后一次公布的GTV数据粗略推算,当年外卖的平均客单价仍在50元左右,这个价格对三四线城市用户、学生及工薪阶层的吸引力较低。

在随后的多次财报会议上,美团经常被问及“外卖客单价的变化情况”以及“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美团近期的动作可以看作答卷的一部分。

一是扩大拼好饭的覆盖范围。有媒体统计,拼好饭目前已在超过65个城市上线,其中包括所有一二线城市,并且逐步下沉至三四线城市。

二是邀请品牌商家入驻拼好饭,增加高品质餐品的供给,并引入了包括南城香、老乡鸡等5000多个品牌。这些品牌的单品价格普遍比主站低5元—10元,但比中小型商家享有更大的议价权,整体定价在25元左右。

对美团而言,扩大拼好饭业务并非难事。多位业务经理称,今年以来,其所在区域的拼好饭业务拓展任务比较容易完成,外卖主站业务已经成熟,竞争对手也没有相似的低价产品,区域内的商家都已经入驻主站,拼好饭商家与订单的增长只是时间问题。

弘则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团外卖单量呈现15%—20%的同比增长趋势,尽管客单价有所下滑,但预计今年拼好饭将实现盈亏平衡。

美团拼好饭的增长,看得见。刘霄的关门,悄无声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美团 拼好饭 外卖 商家困境 平台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