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聚焦:中高等级普信债超长端收益率及信用利差显著下行,缘何?展望后市,均衡策略需要维持什么,什么又是胜负手? 信用胜负手,静待花开 供给压力、资金面与经济基本面、外部因素扰动等多重因素交织之下,债市仍有分歧和压力,当周债市整体呈现区间震荡态势,在当前宏观图景和政策底色下,并无太大风险。 而相对高的信用利差使得信用性价比凸显,信用延续回暖,收益率及信用利差多数下行,但内部表现仍有一定分化: (1)短端弱资质城投债收益率下行幅度最为明显。 在全国范围内的置换债加速发行的情况下,短久期弱资质城投债信用风险可控且当前票息仍具吸引力,下沉策略性价相对较高。 (2)中高等级超长端普信债当周收益率下行幅度亦较大,尤其是城投债,沿着政策利好以及流动性好的方向压缩期限利差。 隐含AAA及AA+的城投债多为省级或强地市平台,其信用风险和地方债所差无几,而近期发行的置换债期限较以往有明显拉长,或为中高等级城投债进一步拉久期提供一定的逻辑支撑;也是此前二永利差快速压缩后,在市场并无太大风险的背景下,压缩中高等级期限利差。 但结合主要买盘行为观察,在理财负债端增量暂未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机构对长端信用的审慎和分歧仍在,体现在利差压缩并不算迅速,幅度亦不算大,尤其是中低等级品种。 而这背后,总体反映出政策转变后观察期内并无太多反转,资金平衡,中低等级短久期蓄力,二永利差压缩后中高等级久期试水,而中低等级表现则相对乏力。 往后看,关键在于以理财为代表的广义基金带来的增量资金,决定了中低等级久期品种的利差压缩,这也是后续机构配置的胜负手。 正文部分回顾了当周信用(11月11日-11月17日,下同)一二级市场表现。 风险提示:城投口径偏差;样本偏误;区域及平台评价的主观性;成交数据处理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