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风往北飞,(https://xueqiu.com/7305407483/313084956)
接着上篇文章的话题,结合网友提问的问题,先聊聊估值指标低是否就最值得投资。
1、几家保险公司在港股当前的PEV和PB,中国太平最低,是否意味着太平最低估?是否最值得投资?
首先,低估是一个相对的和模糊的概念,内在价值低于其价格是低估。低估与高估类似价格便宜和贵,100元的茅台是便宜,但是100元的铅笔是贵的。
而估值指标只是衡量与比较的尺子,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指标比较的角度不一样。用这些尺子,我们可以把同时期不同的公司,同一公司不同的时期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相对低估时期的低估个股。
如果从PEV和PB这两把尺子的角度,中国太平在AH头部内险股里,估值指标确实最低。
2、为什么一个行业的不同公司,估值指标不同?
世界上没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两家完全相同的公司。所以自然也不应该有估值指标完全一致的股票。
某个指标低,甚至全部指标低,不意味着明天就会上涨,估值低可能还有更低的时候。指标低是市场给出的现状答案,要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该公司的低估。
造成低估的原因有很多。最普遍的原因是公司基本面下行,市场对未来悲观,自然提前打折。今年的100元,明年可能只值80元,那今年先打8折再说。行业也有繁荣和低谷期,低谷期自然比繁荣期打折。再比如某些港股的小盘股流动性不如大盘股,有流动性折价。比如某些公司有造假先例,市场不相信这些数据是真实的,比如你说你账上以后100元,市场认为只值50元,这也会造成估值折价。再比如某些公司进行并购重组会有商誉,市场认为这些商誉并不值钱,也形成不了护城河,自然打折。还有比如市场比较喜欢纯粹的公司,综合业务的公司会给折扣。当然也可能是市场偏见,比如近年来外资对港股的态度。等等各种原因都会造成指标低的客观事实。
3、太平为什么低估?
关于太平估值指标低,我认为原因很多,并不一定是市场定价的错误,或者无人发现的机会。市场价格是客观事实,投资者只能复盘,下面我谈谈对太平为什么低估的看法。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太平只有港股,缺少了A股的比较锚定效应。而港股目前定价权还在外资港资手里。它们对很多内地蓝筹股估值给的都很低,不限于保险板块,各行各业很多蓝筹H股相比A股都有很大折价。当然这个历史上并非一直如此,2014年前中国平安A股相比H股也长期折价,也到过40%之多。至于未来港股是否会一直折价A股也不一定。
中国太平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一样,是综合保险公司,不是纯寿险。而且中国太平对其最有价值的子公司太平人寿持股比例是75%左右,不如其他公司对寿险子公司100%控股。
另一个可能原因,就是保险板块这几年处于低谷周期。而中国太平历史业绩往往是大起大落,不够稳定。虽然短期这两年太平相对自身不错,很多指标在行业内也不错,但是港资一方面是偏向大蓝筹,一方面喜欢稳定性持续性。这也是太平低估的原因之一。
其他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港资偏好高分红股票。中国太平分红率相比其他内险股并不高。而且没有持续稳定增长的预期。再比如港资偏好有活力的民企,给红筹股的估值并不高。很多果企过去也缺乏市值管理的意识,今年新ZC也提及加上市值管理,但不知道是否仅限于A股。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对。
4、中国太平是否最值得投资?
上篇我谈过,估值最低并不是意味着就最值得投资。
我认为如果只是因为中国太平估值指标最低就认为中国太平最值得投资?我不会用这种投资策略。我不会因为一个公司便宜去投资,而是因为一个公司优秀才会投资。当然优秀的公司价格便宜那会更好。所以如果你看好中国太平未来业绩持续向好,有跑赢同行业绩的机会,目前的低估值是加分项。
目前整个保险行业都处在复苏期,叠加9月底行情启动也增加了保险行业资产端走强的概率。我对中国太平业绩也是边走边看,对业绩的稳定性还会持续观察。太平此前多位高管滑下落马坡,目前的王董看年龄可能今年年末要退。新董事长上任后是否会延续现有方向,是否会财W洗澡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目前我的第一大重仓股还是中国平安(互联网板块占比超过金融占比),我也持有少量的中国太平。我持有的中国平安大部分在港股,少部分在A股,平安还可以AH搬砖。
截止本周末(11月15日),中国平安A比H贵超过30%,依然是平安AH溢价最高的区域之一。中国太平近期回调不少,目前平安H和中国太平对比923行情启动前的涨幅接近,但太平股价目前依旧是距离本轮低点涨幅最高的保险股之一。如果之前没有切这个时候我想目前也不用急于切换。
所以我不会遗憾在底部没有把保险仓位全部切换成中国太平, 因为如果从PEV和PB上看,早就应该切换中国太平,也早就被埋了。目前它启动后一度涨幅最高也是因为此前它在低估期被打的更深。总体看太平的波动性大于行业平均。
综合以上原因,我对中国太平还会持续观察。短期关注的就是2024年报数据和是否会有新任管理层。
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请勿根据他人言论而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