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实习所 2024年11月16日
AI 商业化套壳先行:一 ChatGPT 套壳单月收入做到了 500 万美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AI商业化的发展趋势,指出AI套壳类产品(AI Wrapper)在早期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简单易用的产品形态快速提升效率,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尽管早期曾遭受质疑,但AI套壳产品凭借其快速盈利能力和低成本运营模式,逐渐获得了市场认可和VC青睐。文章举例说明了多个AI套壳产品取得的成功案例,如AI美容、AI笔记等,并指出一些套壳厂商开始转向AI套壳工厂模式,在不同领域复制产品,取得了显著的商业成果。最终,文章总结了AI套壳产品在AI商业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 **AI商业化模式转变:** 随着资本投入加大,AI产品普遍采用付费订阅和结果付费(Sell Work Not Software)模式,Perplexity引入广告模式,将广告置于答案旁,旨在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并确保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 **AI套壳产品早期质疑与崛起:** AI套壳类产品在AI早期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简化产品形态,快速帮助用户体验AI带来的效率提升。尽管早期遭受质疑,但其快速盈利能力和低成本运营模式逐渐获得了认可,部分产品收入甚至超过了获得VC融资的创业公司。

💰 **AI套壳工厂模式兴起:** 一些AI套壳厂商开始采用AI套壳工厂模式,在不同领域复制产品,例如最近一款纯ChatGPT套壳产品单月收入达500万美金,用户1500万,其背后的开发商已开启AI套壳工厂模式,旗下多个AI工具产品都获得了大量用户。

📈 **AI商业化:Wrapper套壳先行:** AI套壳类产品成为AI商业化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尽管存在竞争壁垒的质疑,但其快速盈利和低成本运营模式使其取得了成功,并推动了AI商业化的发展。

💡 **VC态度转变:** VC对AI套壳产品的态度发生转变,从最初的不看好到如今的积极投资,反映了市场对AI套壳产品价值的认可。

原创 StartupBoy 2024-11-14 17:46 广东

AI 套壳工厂成为最大赢家

由于整个行业资本投入太大,市场对 AI 商业化的关注非常高,直接付费订阅成为目前 AI 类产品最普遍的一种商业化模式,这块又在很多垂直场景演变为为结果付费(Sell Work Not Software)的形态。

昨天,Perplexity 终于官宣了即将上线的广告模式,根据其官方博客的说法,广告将主要针对后续追问问题环节,会位于答案旁边以 Sponsored 标注,有意思的是赞助问题的答案仍将由 Perplexity 的技术生成,而不是由赞助问题的品牌撰写或编辑,这意味着品牌方对广告内容其实没啥操作空间。

Perplexity 说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答案的实用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目前首批合作伙伴包括 Indeed、Whole Foods Market、Universal McCann、PMG 等,Perplexity 说:

虽然品牌热衷于了解他们的公司如何出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人工智能答案引擎中,但我们将避免重复 SEO 行业,人们以牺牲用户效用为代价实施任意策略来提高排名。我们宁愿为品牌提供一种通过 Perplexity 进行广告的透明方式,而不是试图操纵答案,鼓励用户表达他们对品牌的好奇心。

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这种格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 Perplexity 说有两个原则永远不变:(1) 这些广告不会改变其致力于维护值得信赖的服务的承诺,也就是为你的问题提供直接、公正的答案;以及 (2) 不会与广告商分享用户的个人信息。

Perplexity 强调说,仅靠订阅并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来创建可持续的收入分享计划。特别是考虑到其发布商计划增长得如此之快,而广告是确保稳定且可扩展的收入来源的最佳方式。

如果 Perplexity 的实验取得成功,不仅对 Perplexity 而且对整个 AI 行业来说都会非常有价值,毕竟广告是很多场景最好的商业模式。

在 AI 刚出来的早期阶段,其商业化的推动中,AI Wrapper 套壳类产品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们通过非常简单的产品形态在各种垂直场景提供解决方案,让大家感受到了 AI 带来的极大效率提升。

不过早期大家对 AI Wrapper 类产品非常不看好,每次 OpenAI 做一次产品更新,就会有大量声音说 OpenAI killed xxx startups,Wrapper 类产品就更不用说了,甚至某些行业的现有产品也会被它干掉。

我记得我之前在介绍一些非常简单但很赚钱的 AI Wrapper 类产品时(比方说类似 AI 减肥/AI 美容产品),时不时就有读者非常生气的在后台质问我说怎么会去写这么简单的产品,这不就是 ChatGPT 的一个小功能么,能有什么价值。

而我的出发点则在于,这些 Wrapper 类产品除了本身赚钱外,还有一个我想挖掘的价值点是它们帮助我发掘了各种各样细分的 AI 应用场景。

现在过去 1 年多时间了,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说 OpenAI 更新会 kill 某某产品的声音了,市场对 AI Wrapper 类产品的质疑也少了很多。相反,VC 投资人对 Wrapper 类产品的观点都改变了很多,前几天 X 上一位投资人发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帖子:

VC:“我们不投资 ChatGPT Wrappers”创始人:“我们的 ChatGPT Wrapper 的 ARR 在过去 12 个月内从 15 万美金增长到了 1500 万美金”VC:“10 亿美金的估值够么?我把估值一栏空着,你自己来填吧”

虽然是一个调侃,不过也确实反映了市场的一些变化。如果从收入看,现在很多 AI Wrapper 类产品的收入可能比大部分拿了 VC 投资人钱的创业公司要多的多,并且团队规模要小很多。

而且即使是非常类似的产品,往往也能不断有新的产品在赚钱,这波 AI 笔记产品就非常的典型,从一开始团队自己赚钱到纷纷拿到 VC 的巨额融资《AI 笔记再拿 5000 万美金行业进入新阶段,OpenAI 董事长的 AI 产品估值 45 亿美金了》。

我之前介绍过一款用 AI 教男性美容 4 个月做到 600 万美金 ARR 的产品《用 AI 教男性美容,4 个月实现 600 万美金 ARR》,没想到最近又有人做了一个类似的产品 Glow AI,推出 2 天时间其 MRR 就做到了 1 万美金 。不同之处在于之前产品针对的是男性用户,这款产品更多针对女性用户。

而直接针对 ChatGPT 的 Wrapper,也就是各种套壳类产品,成为 AI 商业化走的最快的一波,可以说 AI 商业化,Wrapper 套壳先行。

尽管可能还会不断有质疑其竞争壁垒的声音出来,但是很多产品基本上都是在没有融资或者融资金额不大的情况下做到了非常高的收入,这本身就已经很成功了。而且一些套壳类厂商开始走 AI 套壳 App 工厂模式,在各个领域复制相应的产品

最近的一款纯 ChatGPT 套壳类产品就做到了单月收入 500 万美金,用户 1500 万,而其背后开发商更是开启了 AI 套壳工厂模式,旗下多个 AI 工具产品都获得了大量用户……

全文共 2156 

后续内容为付费会员专属,会员扫码登录直接阅读


Memo: Signal, not noise!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继续阅读

订阅 Memo Pro


Memo(vcsmemo.com)是一个基于付费订阅模式的创投内容平台,已得到大量 VC、企业 CEO 以及高管的支持,我们希望帮助你捕捉最具价值的行业信号、过滤噪音(Signal,Not Noise)。


订阅 Memo Pro 你将获得:


1.解锁未来一年以及之前的所有会员专属内容

2.邮件订阅功能:付费内容+最新行业快讯+...

3.优先体验 Memo 新产品和新功能

4.后台回复“发票”获得开票入口


限时 799 元/年(原价 999 元/年),扫码立即订阅

2 个月估值增 4 倍,Benchmark 把最近增长最快的 AI 应用都快投了


AI 笔记再拿 5000 万美金行业进入新阶段,OpenAI 董事长的 AI 产品估值 45 亿美金了


用 AI 教男性美容,4 个月实现 600 万美金 ARR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商业化 AI套壳 Wrapper AI应用场景 付费订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