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近日公开了一项全新的硅基负极材料专利,旨在解决硅基材料膨胀效应过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低的问题。该专利通过使高硅氧比硅基颗粒分散在低硅氧比硅基基体中,实现不同硅氧浓度限域分布,从而兼顾高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此外,专利还设计了高硅氧比硅基颗粒表面导电层和限制层,进一步提高电导率并降低体积膨胀。采用该专利技术的电池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充放电循环600次后电芯膨胀率明显降低,为提升电池性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硅基负极材料膨胀效应问题**: 传统的硅基材料因膨胀效应过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下降,影响电池寿命。
💡**限域分布技术**: 华为专利通过将高硅氧比硅基颗粒分散在低硅氧比硅基基体中,实现了不同硅氧浓度限域分布,有效平衡了电池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表面导电层和限制层**: 高硅氧比硅基颗粒表面导电层的设置提高了电导率,同时形成的限制层有效降低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升了电池性能。
📈**循环性能提升**: 使用该专利制备的电池,其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充放电600次后电芯膨胀率明显降低,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应用范围**: 该专利不仅提供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还涉及包含该材料的电池和终端,未来有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
快科技11月16日消息,日前,华为一项全新的硅基负极材料专利公开,名称为《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终端》。
该专利主要解决了硅基材料因膨胀效应过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低的问题,提高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专利显示,采用该发明实施硅基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相对现有传统硅氧/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的电池,其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充满电状态时电极片的膨胀率明显降低,循环600次后电芯的膨胀率明显降低。
这是由于其硅基负极材料通过使高硅氧比硅基颗粒分散在低硅氧比硅基基体中,实现了不同硅氧浓度限域分布,所得硅基负极材料兼顾高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

此外,高硅氧比硅基颗粒表面导电层的设置可以提高高硅氧比硅基颗粒的电导率,提高含硅基体和硅基颗粒两种不同硅氧比结构间的界面电导率。
同时可以在高硅氧比硅基颗粒表面形成限制层,有效降低脱嵌锂造成的体积膨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硅基负极材料的电池和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