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思特,(https://xueqiu.com/2150428093/312988860)
先来个诅咒,有谁再把我的文章翻译成英文搬运到外网的,祝你这个周期亏到姥姥家去。
今天我粗略估算了一下矿机制造的价值。差不多在未来一年的时间,我保守预计总算力可以达到1000E以上,那么新增算力以及落后算力的更新需求毛估估在400E左右。
BTDR和CAN都推出了比较有竞争力的机型,特别是适合电费很低对矿机效率不那么敏感的第三世界矿场使用。如果两家加起来可以吃到20%的市场份额的话,那就是80E。
更细的计算:BTDR的A1+A2已经secure的算力在21.7E,而A3已经流片成功,我感觉至少能有A2的出货量,所有加在一起是40E。CAN这边过去熊市的一年销量在20E,牛市应该会增加很多,保守估计翻倍的话来到一年40E。未来财报中A15系列的订单量是非常关键的信息。
假设每个E还是1500W美金左右,未来一年的sales revenue可以达到12亿美金,估值的话见仁见智,我按比较保守的2倍P/S算,那就是24亿美金,已经超过了BTDR+CAN的20亿左右的估值,这还没有算两家的挖矿和其他业务。
这个计算都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潜在最大的利好变量就是矿机的价格,如果矿机价格上涨的话(需求超预期,比如国家队加速进场挖矿,或者供给受限,比如大陆产能被限),估值倍数也会起来,形成戴维斯双击。矿机价格涨一倍,P/S估值涨一倍,两家公司矿机生产的业务就能来到差不多100亿的估值,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真像中国足球昨天那样逆风翻盘了呢?
从技术面来说,BTDR和CAN从冲高回调的幅度比矿股还大,我目前倾向认为是错杀:在大陆出了利空、BTDR宣布保证新机型的产能、CAN签了两个机构订单后,市场一小部分资金注意到了矿机资产的价值,拉升了一波,但被挖矿资产的回调给带下来了。
接下来我准备逐步增加对矿机制造概念的投资,特别是未来进一步出现利好确认上述估值逻辑的情况下。最近正好他们跟矿股一起跌下来了,换仓的心理负担也比较小。下一个重要的观察点是CAN在20号的季报。
关于最近大饼上涨但矿股下跌的情况,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历史数据和业务逻辑都告诉我们,矿股和大饼之间的相关性并不高,因为挖矿资产的价值还收到很多因素影响。举一个例子,四年前上一个主升浪的时候,供应链紧缺,矿机的供给受到严重冲击,那时候一纸购机合约就能让矿股一飞冲天(再次感谢我的第一桶金NCTY!)。再举一个例子,今年5-7月份,大饼震荡回调,但AI矿股逆势上涨,这波市场交易的是AI基础设施稀缺导致矿股土地和电力资源价值重估的逻辑。最近这一波,大饼上涨,MSTR和COIN紧跟,但矿股回调,我还没找到对应的基本面逻辑,我姑且理解为资金面上投资者结构的差异,大饼ETF通过后,基本就是大机构在里面博弈了。MSTR和COIN因为盘子大,也是大机构决定定价,因此相对来说跟大饼的走势相关性高一些,而矿股因为盘子小,定价偏向于散户主导,庙小妖风大,池浅滑头多,在连续上涨后一些看似利空的信息(比如MARA的财报)或者一家机构的大额抛售就可能引发更多的止盈和做空。
如果是这种解释的话,那么未来反弹可期,但我做矿股的经验告诉我,这种非基本面的背离也可能持续数周时间,所以战略上继续看多,战术上需要谨慎一点。我目前的策略是满仓矿股不加杠杆,并择机选取不同的期权策略对冲风险。此外,最近我也对COIN进行了一些估值分析,把它纳入可持股的名单里,MSTR我还是不懂如何估值,只能偶尔末日期权投机一把。
我投资矿股的原因大概50%是因为矿股股价受益于大饼的上涨,而我对大饼的前景非常看好,这点矿股投资者都有共识。但和很多人不同的是,我有另外50%的投资原因恰恰是因为矿股跟大饼的相关性并不高,这会导致矿股估值受情绪面波动非常大。当下矿跌币涨的时候,会有很多基于FUD的非理性的卖出,背后也会有所谓主力刻意打压股价想要收割期权或者低位加仓,这种种的合力让矿股跌倒合理估值水平的下限后再腰斩。而矿涨币不涨的时候,会有很多基于FOMO的非理性的买入,让矿股涨到合理估值水平的上限后再翻倍。想吃这个估值波动的钱,才是我主要的资金都用在投资矿股而不投资大饼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