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1月15日
9.9元自助餐,酒店开始跨界围猎早餐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星级酒店纷纷跨界进入早餐市场,推出9.9元早餐券、早餐卡等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中产家庭。酒店凭借其优质环境、丰富餐品和便捷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早餐体验。然而,酒店早餐业务的盈利能力并不强,其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营销策略,通过吸引年轻消费者并提升品牌形象来扩大酒店的整体收入。本文分析了酒店跨界早餐市场的动因、运营模式以及对传统早餐行业的冲击,探讨了酒店早餐这一新兴业态的未来发展趋势。

🤔 **星级酒店跨界早餐市场:** 酒店利用自身优势,推出低价早餐券、卡等,吸引年轻人和中产家庭,提供更丰富、舒适的早餐选择,例如烟熏三文鱼等,满足多元化需求。

💰 **酒店早餐盈利模式:** 酒店早餐业务盈利能力较弱,更多是通过营销手段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而带动酒店整体收入增长,例如利用年轻消费者分享社交媒体的行为扩大酒店影响力。

🍳 **早餐市场竞争格局:** 星级酒店的加入,使得原本竞争激烈的早餐市场更加拥挤,传统早餐店面临着来自酒店的挑战,需要思考如何应对新的竞争格局,例如提升产品品质、优化服务体验等。

👪 **消费者需求变化:** 消费者对早餐的需求不断变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速食,更加追求健康、便捷和体验感。酒店早餐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选择,例如提供亲子套餐等服务。

📊 **早餐行业市场规模:** 早餐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且持续增长,星级酒店的加入为早餐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推动了行业竞争的升级。传统早餐店需要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街角包子铺的老板而言,TA真的很难想象自己的竞争对手既不是隔壁卖鸡蛋饼的阿强,也不是身后卖馄饨的阿珍,而是马路对面的星级酒店。 

当星级酒店跨界围猎早餐铺

牛奶、咖啡、煎鸡蛋、小笼包.... 

消费者只要在网上团购一张9.9元的早餐券,就能走到宽敞明亮的酒店里尽情享用。 

当然,如果你觉得上述餐品过于经典,不足以让你开启“都市丽人”的一天。那我们也可以买上一张早餐周卡、月卡,去喜来登、voco等星级酒店选上一份烟熏三文鱼来满足自己的好胃口。 

在过去,酒店早餐往往只会对那些住店客人开放。但随着年轻人消费心理的转变,各位酒店大佬也纷纷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始敞开大门,喜迎那些“不住店,只干饭”的年轻人进门消费。 

对酒店早餐的消费者而言,与其在便利店花10块钱买份“包子+豆浆”的经典套餐,还不如多走两步去隔壁酒店吃上一份有荤有素的自助餐来的实惠。更何况比起便利店那逼仄的小吧台,富丽堂皇的大酒店显然更有氛围感。 

虽说动辄千元一晚的高级套房令人望而却步,但只要上网团购一份早餐券,就能和那些商业大佬们享受一样的食物和就餐环境。这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吃得健康、追求氛围感的年轻人来讲,怎么能不算一场胃部和心灵的“马杀鸡之旅”呢? 

除了吸引年轻人外,酒店早餐同样被那些中产父母所追捧。 

长期以来,“孩子早上吃什么”一直是这部分人的难题。追求健康,想自己在家DIY早餐却又懒得开火;追求便捷,别说孩子就连自己也觉得“白人饭”一类的东西难以下咽;追求口味,家长又担心那些街边早餐店的食品质量。 

这时,酒店自助早餐的出现刚好命中了“健康、便捷、口味”这个不可能三角,帮助他们完美解决了“吃什么,去哪吃”这个大问题。 

一些机灵的运营方为了实现“和家长双向奔赴”这个目标,还特意推出了“两大一小、儿童价、家庭价”等个性化套餐来吸引消费者。毕竟接待年轻人是接待,接待亲子组合同样是接待。既然决定入局早餐赛道,那就得好好干不能砸了招牌。 

星级酒店降维打击早餐铺为哪般 

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人下意识想到的都是“扩大酒店收入”。 

因为从运营角度来看,酒店方面的单日人力支出都是固定的,想要开拓早餐赛道,无非就是让工作人员多准备一些食物,把现有的空间、时间好好利用起来,为酒店提供额外的流水数据。 

虽说这样想没错,酒店方面也确实是这么操作的。但无论是对星级酒店还是对经济酒店而言,干早餐自助这件事其实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赚钱。 

首先“自助餐”这个运营模式,就注定了酒店每天的备餐量不可能少。其一是消费者使用早餐券、早餐卡的时间段高度趋同。一旦因为备餐不足增加了消费者的等待时长,那就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就餐意向,让他们因为着急上班、上学而放弃就餐。另外备餐量较少还会让整个餐厅出现一种“寒酸感”,这种和酒店整体的环境的反差也会影响该酒店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这在运营方眼里是“吃力不讨好”的大忌。 

其次能去酒店体验自助早餐的消费者,他们对餐品的质量、数量都是较高要求的。没有人能接受自己大早上起来就是为了去星级酒店里吃一份“9.9包邮”的预制菜,酒店方面也不允许这种自砸口碑的情况出现。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客人多少,酒店的早餐自助都要时刻保持“高质量、高数量”这两大特点。如果运营方想要靠早餐创产增收,那么不仅要在食材、人工上做好成本管理,还需要其店铺本身有相当扎实的用户群体前来消费。 

OK 到这里问题就来了。 

既然酒店做早餐自助的投产比那么低,那运营方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去搞这个项目?他们把精力放在优化住宿体验上不香吗? 

答案是玩营销。 

猜猜一个年轻人花9.9在星级酒店里饱餐一顿后,TA有多大概率会发朋友圈炫耀?猜猜TA的好友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又有多大的可能来体验一次星级酒店的氛围感?吃过一次后,又有多少人会在心里种下一个“以后来这里奢侈一晚,奖励自己一下”的种子? 

这些乐于分享的年轻人就是酒店最好的活招牌,而让他们孜孜不倦地向个人社交圈推荐某品牌的代价,不过是一顿早饭罢了。 

原来干早餐也有“三板斧” 

在市场层面,《2022年早餐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曾指出全国早餐场景的行业规模约2万亿,且预计该数据将持续增长。曾有早餐店老板在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郑州的早餐市场为例,当地居民有1000多万人,即使每天只有80万人吃早餐,按照人均消费7元来计算的话,一年的市场规模也超过了20亿。 

低人均消费、高潜在用户、大市场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一个早餐店老板想赚钱,那么他大概率会选择“薄利多销”战术。在这类老板眼中,效率就是盈利的核心。他们往往会在凌晨行动,在人们起床前出现在地铁站、街角等位置,把热腾腾的包子交到一个又一个行色匆匆的路人手上。 

如果你觉得这套打法太累了,那么也可以选择加盟战术。在这类老板眼中,IP才是盈利的核心。因为关键食材、配方等都是冷链统一配送的,所以自己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店铺的选址上,想办法在维护品牌固有消费者的同时,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扩大收入。 

而酒店的出现,也开始让人们意识到原来早餐除了效率战、加盟战以外,竟然还有体验战这种玩法。酒店那堪称降维打击的资源储备,不仅让产品丰富度、就餐体验感大幅提升,就连门店也早已备好。这种无需操心其他,只需专攻营销的模式,是其他早餐老板无法逾越的天堑。 

对消费者而言,酒店自助早餐的出现无疑再次细分了早餐赛道,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了不同的消费场景。但对于其他早餐界同行而言,酒店的入局无疑让本就拥挤的赛道变得更加拥挤。正如街角包子铺的老板很难想象自己的竞争对手既不是隔壁卖鸡蛋饼的阿强,也不是身后卖馄饨的阿珍,而是马路对面的星级酒店。 

参考:

餐企老板内参:9块9的酒店自助早餐,收割夫妻老婆店 

迈点:酒店,卷向早餐 

三联生活实验室:不想做饭的打工人,盯上了酒店的自助餐年卡 

顶端新闻:独家|王春光回应闭店:门店正常调整,仍对早餐市场充满信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作者:互联网那些事,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酒店早餐 早餐市场 营销策略 消费升级 竞争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