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1月14日
高中学生会“塌方式腐败”,根源在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河南信阳实验高中学生会干部被曝以查违纪为名向学生收取贿赂,引发社会关注。事件中,学生会干部利用学校授权的权力,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索取费用,涉嫌违纪甚至犯罪。此事件暴露了部分学生会干部权力异化、价值观偏差的问题,也引发了对学校管理、学生会功能定位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反思。事件提醒我们,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会的监督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学生会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确保学生会真正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学生服务。

🤔 **学生会干部利用权力索贿:**河南信阳实验高中学生会干部被曝利用查违纪的名义向学生收取贿赂,例如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索取费用,此行为涉嫌违纪甚至犯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学生会权力异化:**事件中,学生会干部被赋予了没收学生手机等权力,使其角色从服务学生转变为拥有管理权力的“官”,导致权力滥用,引发学生不满和社会质疑。

⚠️ **学校管理缺失:**学校对学生会工作的监督管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会干部的违规行为,甚至有学生举报未被重视,导致问题长期存在,加剧了事件的负面影响。

🤔 **价值观引导不足:**部分学生会干部价值观偏差,将学生会视为获取权力的平台,而非服务学生的组织,导致其行为脱离学生会本职,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 **校园文化建设重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学生会成为权力寻租的场所,确保学生会真正成为学生服务的桥梁和纽带。

谁能想到,高中生居然也会和“受贿者”联系在一起。

近日,有河南信阳实验高中学生向媒体表示,学生会干部以查违纪的名义向学生收取贿赂:“这个时候你不给他交钱,他就给你处分,给你申报老师。”另据报道,有知情人透露,学生会干部在没收学生手机后,私下向学生收取每台300元的费用以归还手机,并不上报给老师。

对此,河南信阳实验高中发布通报称,经初步调查,确认情况属实。目前,对涉事的4名学生会干部已清退出学生会,并将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进一步处置。

这是让人五味杂陈的一幕。尽管这几年,关于一些高校学生会干部“耍官威”、“秀权力”的荒诞剧,已曝光过不少。但当类似事件“下沉”到高中校园,还是让人格外惊诧。

事件发生后,一种常见的责问是:这些尚未成年的高中生,还真把自己当“官”了?从目前披露的一些信息来看,这些学生会干部的确堪称“大权在握”。

因为他们的“索贿”,就是建立在拥有没收学生手机这一“合法”权力的基础之上。当然,所谓的“合法”,是指获得了学校管理者的“授权”,或至少是默许。

这种“授权”,本身是非常可疑的。要知道,学生会作为高中校园的学生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联系和服务广大同学,成为连接学校和学生的桥梁与纽带。而此事中的学生会干部,却拥有了没收其他学生手机的“权力”,这明显超出了学生会干部原本的“职能”范畴。

对于中学校园来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学生“执法”学生的事情?而且,为何这些学生会干部会习得某些腐败现象的社会玩法?对于他们的年龄而言,太过超前了。即便不是收受贿赂,也可能涉嫌敲诈勒索。这种官场文化与价值观念,为何这么早就被这些学生运作得如此娴熟?该所学校对学生会的价值导向或管理文化方面是否出现了问题?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放在高中学生会干部身上也是如此。当学生会干部拥有了特别的权力,上演“权钱交易”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这些初尝权力滋味的学生会干部来说,这种权力置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关系中,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绝对”的。比如,对构成“违纪”的手机的没收与否,以及是否把相关情况汇报给老师,学生会干部都存在一定的“自决”空间。由此,“滥用”权力进行“变现”的空间也就出现了。

这种现象,甚至无关对成年人的模仿,而就是人性使然。只不过,具体的表现或许会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可能是直接的“权钱交易”,有的则可能是变为对学生的变相霸凌,等等。

从学生会的功能定位看,学生会干部当然不是“官”。但是,当赋予他们某种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力后,实际就是把他们往“官”的方向推,而不再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更难称得上是学生的“服务者”。

所以,这样的“索贿”事件出现,与其说是这些学生会干部对自身的角色理解发生了偏差,不如说是该校中的学生会组织的自我定位已发生了“异化”。这样的现象,并非孤例。近几年曝光的一些“耍官威”的学生会干部,往往都是以“管理”学生的“权力者”的面目出现——从查手机到查寝,等等。

这样的角色异化,除了一些学生会干部被授予了本不该承担的“权力”和“职责”,可能也与一些学校内部的管理文化有关,甚或校园对于学生会的角色引导方面,出现了偏差。

在此事中,就有两个细节,值得深思。

其一,据媒体报道,有知情人称,该校学生会干部存在这样的行为时间已久,很多同学怕被报复不敢说,有同学曾向学校举报过,但学校并没有重视此事。

“存在已久,有举报,也未受重视”,如果这些细节属实,也就是说,学校管理者如果能够重视学生的反馈和“监督”,类似的学生会干部所表现出的“优越感”或“滥权”倾向,本是可以得到及时遏制的。那些原本在未成年人的学生会干部身上不该有的权力冲动,也不至于如此大肆流露。

其二,涉事学校最近发布了一则“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监督的通知”,其中一些主要表述很值得玩味:学生会建立“亮身份、受监督、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不得威胁打骂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会成员工作时,任何人不得私自没收学生物品,包括手机,不得包庇违纪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翻查寝室内部物品;不允许和学生有借钱、带饭、代买东西等任何经济往来,严禁以违纪为由向学生索要财物等;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

这些要求,单拎出来每一条显然都是正确的。但是,它们整体的话语风格,却给人以一种与高中学生及其学生会管理不相称的“成熟感”。可以想见,接收到这些要求的学生会干部,固然能感受到规则的严肃性,但同时不自觉地更强化了某种自己就是“干部”和“官”的身份幻觉。甚至,它给学生制造了一种更强烈的权力文化的熏陶。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成型的重要时期,会深刻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学生会这种自治组织的角色定位问题,学生加入学生会的角色理解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导向。

毕竟,中学是教育之所在,而非钻营之场域。学校应该在价值观念方面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无论是从思想教育层面,还是从校园管理层面,都需要给他们树立一个健康良性的文化氛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学生会 索贿 校园管理 价值观 权力滥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