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宣布,中国已与183个建交国普遍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并与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目前,已有8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学习者超过2亿人。同时,“留学中国”影响力持续提升,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华求学。教育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项目,并已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为全球培养了大量职业技能人才。
🌏我国已与183个建交国普遍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并与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决心。
📚已有8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累计超过2亿人,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留学中国”的影响力和品牌度持续提升,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华求学,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部积极谋划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整体布局,与非洲、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重点职教合作项目,区域职教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在职教领域,目前已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为全球培养了大量职业技能人才,提升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教育部:我国同183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
11月20日至22日,教育部将在天津举办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今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表示,我国同183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据介绍,有85个国家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累计已超过2亿人。“留学中国”的影响力和品牌度持续提升,共有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华求学。
教育部积极谋划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整体布局,与非洲、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未来非洲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等重点职教合作项目,区域职教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在职教领域,目前已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