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了新修订的《学前教育法》,其中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新法明确了学前教育人员的资质要求,包括幼儿园教师、园长、保育员等,规定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此外,新法还要求加强人员配备,制定教职工配备标准,并严格聘用管理,对教师等工作人员进行背景查询和健康检查,确保人员的安全性。同时,新法也强调了待遇保障,要求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并给予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最后,新法还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明确学前教育人员资质要求**: 《学前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师、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等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例如学历、专业技能等,确保从业人员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
🔎**严格聘用管理,加强背景审查**: 幼儿园聘任教师等工作人员需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进行背景查询和健康检查,确保聘用人员不存在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安全的情况,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强化待遇保障,促进教师队伍稳定**: 《学前教育法》规定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明确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稳定教师队伍。
📚**加强师资培养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例如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提出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作为了重要内容,明确了从事学前教育人员的资质要求,规定幼儿园教师、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等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 要求加强人员配备,制定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按照相关标准配足配齐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严格聘用管理,规定幼儿园聘任教师等工作人员应当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进行背景查询和健康检查;存在可能危害儿童身心安全、不宜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情形的,不得聘任。 强化待遇保障,规定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要求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明确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 加强培养培训,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部:幼儿园聘任工作人员需做背景查询和健康检查_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