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 2024年11月13日
一句话爆改三维场景!斯坦福吴佳俊团队新作:场景语言,智能补全文本到3D的场景理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斯坦福研究团队提出Scene Language,能让AI理解需求并构建三维场景,具备编辑功能,在用户偏好测试中优势显著,适用于多领域。

🎯Scene Language能让AI理解需求并转化为三维场景

💡具备编辑功能,可通过简单指令调整场景元素

🎬支持多种渲染方式,还能生成动态场景

🔧核心是三大组件融合,精确描述场景结构等

2024-11-13 13:24 北京

用户偏好测试中,相比现有方法提高了近 7 倍

AIxiv专栏是机器之心发布学术、技术内容的栏目。过去数年,机器之心AIxiv专栏接收报道了2000多篇内容,覆盖全球各大高校与企业的顶级实验室,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传播。如果您有优秀的工作想要分享,欢迎投稿或者联系报道。投稿邮箱:liyazhou@jiqizhixin.com;zhaoyunfeng@jiqizhixin.com


从文字生成三维世界的场景有多难?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 “生成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AI 怎么才能理解我们的需求,然后生成一个精美的三维场景?


斯坦福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创新性解决方案:就像人类使用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进行交流,三维场景的构建需要场景语言(Scene Language)




这个新语言不仅能让 AI 理解我们的需求,更让它能够细致地将人类的描述转化为三维世界的场景。同时,它还具备编辑功能,一句简单指令就能改变场景中的元素!物体的位置、风格,现在都可以随意调整。



智能的场景理解


再比如,输入 “初始状态的国际象棋盘”,模型可以自动识别并生成如下特征:



最终生成的 3D 场景完美还原了这些细节。


 


这个方法支持多种渲染方式,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更具吸引力的是其编辑能力:只需一句指令,就能调整场景中的元素:

 


支持图片输入



动态生成


不仅限于静态,Scene Language 还能生成动态场景,让 3D 世界生动起来。

 


技术亮点



Scene Language 的核心在于三大组件的融合:


1. 程序语言(program):用于精确描述场景结构,包括物体间的重复、层次关系;

2. 自然语言(word):定义场景中的物体类别,提供语义层面的信息;

3. 神经网络表征(embedding):捕捉物体的内在视觉细节。


这种组合就像给 AI 配备了一套完整的 “建筑工具”,既能整体规划,又能雕琢细节。


对比传统方法的优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Scene Language 展现出显著优势:



这一研究展示了 AI 理解和创造 3D 世界的全新可能性,期待它在游戏开发、建筑设计等领域引领新一轮的创新!


作者简介


该篇论文主要作者来自斯坦福大学吴佳俊团队。


论文一作张蕴之,斯坦福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为视觉表征及生成。

 


吴佳俊,现任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学位,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liyazhou@jiqizhixin.com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Scene Language 三维场景 编辑功能 斯坦福
相关文章